诸少侠院长(1927-2005)

 

一个热衷于开拓的创业者

 

    诸少侠,祖籍浙江绍兴。清代中叶,其曾祖诸元彪官授粤东守备,署九龙镇守使,善绘寒梅,故号小梅,为一代儒将,名画家。祖父英年早殁,家道中落。父先从政,后经商,稍有积蓄。望子成龙,企望甚殷 。1933年诸少侠年仅六岁,其父为了培养其独立生活能力和打好英语基础乃遣送入住当时美国教会经办之贵族学校-上海岭南大学附小。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乃迁回香港就读。1942年香港沦陷,又随家逃难入内地,先后流亡韶关,桂林,仁化等地。1945年抗战胜利,随英国教会主办的华英中学迁返广东佛山就读。

   1946年考入美国教会创办的岭南大学攻读生物学 。1954年毕业于华西协合大学医疗系。毕业后响应卫生厅号召支持基层,赴川北工作,由于协助领导扩建地区医院作出突出成绩,1956年被评为工作模范,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58年奉派到蓬安任县医院院长,又因扩建医院和建立药厂有成绩,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并出席党代会。1959年华西医大外科大楼落成缺乏干部,诸少侠又奉调回成都,先后任院长秘书,实验外科和门诊部负责人。在此期间,他还主持了多项科研工作,其成果大都发表在中华外科杂志及出席全国性会议。

   1973年夏,四川省委及高教局拟将南充医专扩建为医学院,调派诸少侠同志来南充协助医专领导扩建学校并负责筹建附属医院,任院长,当时各方面条件比较困难,他认真负责,团结全院职工积极工作,从征购土地,采购建筑材料,建设业务用房和职工宿舍以至培养技术骨干,克服层层困难,历时十载,终于使附院初具规模,为以后发展打下了基础,深获高教局及卫生厅赞赏。198212月深圳特区新建,诸少侠教授奉命调深圳筹建联合医院,任院长兼书记。由于他自1958年以来曾多次负责医院管理工作,对医院管理有深刻体会和独特见解,对医院管理进行大力改革,受到中央卫生部崔月犁部长及医学科学院院长吴阶平的赞赏。1985年四月邀请他到北京在卫生部,医学科学院,市政府礼堂,中日友好医院等处作《关于城市医院管理改革》的报告,受到广泛欢迎。《健康报》发表题为《特事要特办,方法求全新》的专访文章同年被评为深圳市劳动模范。十月二十日卫生部顾英奇副部长在全国沿海开放城市卫生工作会议上表扬为“敢于打破传统模式,勇于开创改革的人。”

   1991年深圳设立南山新区,建区伊始,百事待兴,尤其卫生技术条件亟待改进,乃邀请国际著名医学专家吴阶平,吴和光两位教授来参加卫生工作会议,指导工作。两位吴老指出:要提高医疗技术,首先是要解决人才问题,但培养人才非一日之功,当务之急,可以邀请一批国内退休的老教授来支持,既可立即提高医疗水平,又可以协助培养技术骨干。会议决定委托两位吴老组建一所专家诊疗中心。吴老推荐诸少侠教授任理事会常务副理事长,主持日常工作。他秉承两位吴老的意旨,起草理事会章程,明确规定:诊疗中心以谋求社会效益为主,不追求经济效益,强调自给自足,不增加政府负担。专家来源搞五湖四海,从十一所医科大学内招聘。“专家诊疗中心”经营十年,诊治病人四十余万人次,无一例因误诊或错治而被投诉。群众反应“水平高,态度好,收费低”。卫生部老部长钱信忠及顾英奇副部长均来视察并题词赞扬。2002年在“中心”十周年座谈会上,吴阶平副委员长专程从北京来参加。他用“成绩斐然,无限欣慰”来表达他感慨之情并极力赞扬诸少侠教授工作能力“很不一般”。深圳各报也以“功成身退,造福南山”为题来报导“中心”结业的信息。

       崔月犁部长赠送“寒梅”一帧

       著名外科专家冉瑞图题词

   近半个世纪来,诸少侠教授除了在开拓事业方面做出成绩外,他在科学研究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硕果累累。他尤其在“肝脏管状结构”,“胆汁流变学”,“肝内胆道出血机制的研究”,“坏死性肠炎”,“肠梗阻”等领域方面均有突破性发现,其成果都发表在中华外科杂志并被选参加全国性会议宣读。因此,他的业绩先后被列入《20世纪中国医学首创者大辞典》,《世界文化名人辞海》,《中国当代医学精英辞典》,《中国当代名人录》,《中国当代医药界名人录》,及《世界名人录》。1999年“世界文化名人成就奖委员会”,“中国国际名人研究院”等四个名人研究机构联合授予“世界文化名人成就奖”及“中国医学精英”称号。“国际名人协会”特邀他为高级会员及特约研究员。“世界华人交流协会”特聘诸教授为“杰出专家委员会”委员。此外他还被聘审阅三本医药学辞典。他本人还在全国性杂志上发表了数十篇颇有价值的著作。

   半个世纪以来,诸教授始终热衷于开拓卫生事业和投身于医学临床研究,长期以来为祖国卫生事业做出贡献,在深圳工作及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期间,贡献良多,特撰此文以为纪念。

                                            栾力(前深圳市卫生局长)

 

19467月  广州岭南大学生物系肄业。

19547月  华西协合大学医学院(四川医学院)毕业。

19567月  四川南充专区医院(川北第一医院)评为工作模范。

19585月  四川蓬安医院院长,党代会代表,先进工作者。

19597月  四川医学院附院秘书。

196010月  四川医学院外科主治医师,讲师。

19618月  四川医学院实验外科负责人,门诊部领导小组成员。

19666月  文化大革命停止职务任命及评定职称。

19738月   四川南充医学专科学校(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

19747月  重庆医药杂志特约编委。

19799月  晋升外科副教授。

19835月  深圳联合医院院长兼书记。

19837月  当选中华T.D.P.学会副会长。

19844月  受聘为南京医学院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顾问。

19845月  深圳蛇口优秀党员。

19855月  深圳市劳动模范。

19882月  主任医师,教授。

19885月  被选为深圳中华医学会副会长。

19919月  深圳南山专家诊疗中心筹备组负责人。

19927月  深圳南山专家诊疗中心理事会常务副理事长。

199210月  入选《中国当代医界精英辞典》(P411)并被选为顾问编委。

19945月  入选《二十世纪中国医界首创者大辞典》(P474)。

19971月  入选《中国当代名人录》(P962)。

19987月  入选“中国国际名人协会高级会员”。

199810月  入选《当代医药界名人录》(P41)。

199810月  世界医药家协会特邀高级会员。

19992月  入选《世界文化名人辞海》(P1182)。

19993月 “世界文化名人成就金像奖委员会”及“中国国际名人院评审委员会”等四个机构联合授予“世界文化名人成就奖”和“中国医药界精英”称号。

199910月 《世界优秀医学专家人才名典》顾问编委。

20005月  当选为世界华人交流协会杰出专家委员会委员。

20007月  国际卫生医学研究院授予荣誉博士学位。

200010月  入选《中国创新与发明人物大辞典》(P407)。

200010月  入选《世界名人录(新世纪卷)》(P1616)。

 

 

回忆诸院长

    余向荻交于少侠教授,凡五十余载,往返颇密,相知甚深,堪称莫逆,五十年代初,当时华西大学文、史、理、工、医各科混杂居住。管理颇有困难,当时诸仅为医二学生,然已被选任明德宿舍舍主席,且治理有方,工作井井有条,显示了其行政管理能力,毕业两年因协助单位领导扩建医院有成绩,有成效而被评为工作模范,毕业四年即被调任蓬安医院院长,又被评为先进工作者。59年华西医大外科大楼落成,诸被调回任院长秘书,首个任务是协助领导抓外科500张病床的搬迁,工作有条不紊,再一次显示其能力。无论在整顿医院门诊部或建立实验外科,成绩斐然,深获领导赞赏。文革期间,因诸来自香港,受极左思潮迫害,诬为特嫌,投入牛棚达197天,后终无罪释放,时值四川高教局拟将南充医专改为医学院,诸乃奉调至川北,协助领导进行筹建医学院的工作,并兼任附院院长,当时条件较为艰苦,诸从征购土地,采集建筑材料,抓基建,培养干部先后几十载,川北医学院终于建成并初具规模,为以后发展打下基础。高教局、卫生厅均誉为“办院能手”。1982年深圳特区初建,诸性好开拓,乃请缨参加特区建设,被任命为蛇口联合医院院长兼书记,对管理工作大力改革,受到卫生部崔月犁部长、医科院吴阶平院长的赞许,邀请诸到京作“关于城市医院改革”报告。受到广泛欢迎。85年即被评为优秀党员,深圳市劳动模范,同时卫生部副部长顾英奇在沿海开放城市卫生工作会议上表扬为“敢于打破传统模式,敢于开拓创新的人”。1992年吴阶平院长受南山政府委托,组织11所大学的退休老专家,建立专家诊疗中心,支持特区。吴老推荐诸任常务副理事长,主持日常工作,诸主持制订半院章程、方针,强调以社会效益为主,自供自足,经营十载,社会各界反映“水平高、态度好、收费低”,中心名声大噪,10年期满,结业吴阶平委员长以“成绩斐然,无限欣慰,表示感慨之情”,综观半个世纪以来,诸教授之经历堪称“热衷于开拓的大半生”,不愧于“办院能手”之美誉。今值其从医执教四十八年之际,特撰此文,聊表敬仰之情。 

                                    医学教授 尤焕文

                                     2002820

 

50-90年代的诸少侠院长

50年代协助领导扩建南充地区医院

新建蓬安县医院及国营蓬安制药厂

 

诸少侠毕业于1954年,当时正值川东、南、西、北合成四川省。卫生厅计划整顿卫生机构,重点扶植基层医院。川北是红四方面军发源之老区,地脊民穷,南充专区医院虽然 有原川北省人民医院,但无论技术、设备基础均较差,管理亦较落后,全院连一个消毒供应室都没有,各科消毒是各自解决,且多用煮沸法,既不方便也不能保证消毒效果。诸自告奋勇,负责创建消毒供应室,并协助领导设计新手术室,开展一些手术,又亲自到铁厂,研制多种骨科牵引架,以解决紧急需要。为了提高医护水平,他又组织全院职工办学术报告会,死亡讨论会,同时又建议领导接收四川医学院学生来院实习,以促进业务水平的提高,此外,还经常深入农村会诊、手术。由于他工作积极肯干,认真负责,19541956年间他平均每年施行大小手术约1000例。1956年被评为工作模范。

1958年蓬安医院院长被撤职查办,诸乃奉调前往接任,并兼任国营蓬安制药厂长。当时县医院与县城为一江所隔,江阔而水深,患者看病极为不便,诸乃建议在县城盖一新医院,但是当时缺乏资金,诸又组织人员建窑烧砖,进山伐木,积极建房。同时又派技术人员外出进修,提高业务水平。经过克服重重困难,历时九个月新医院终于建成,使蓬安县卫生条件迅速改变了面貌。诸被选为党代会代表、先进工作者。

  诸在五十年代除了抓行政管理工作外,还进行了不少科研工作。四年内在《中华外科杂志》发表了“原发性腹膜炎”,“成人肠套迭”,“绞窄性疝”,“中药抗菌作用”,“急性阑尾炎穿孔”等文章,另外还协助领导出版《论文选辑》。不但活跃了学术空气,而且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学习热情。

六十年代主要业绩

(建立川医实验外科)

1959年四川医学院(华西医大)外科大楼落成,需人甚殷,而诸的爱人患门脉高压症,刚作了脾切除手术,领导上为了公私兼顾乃将诸调回成都。任附院院长秘书,首先协助领导负责搬迁外科500病床的病人入新楼,他主持此事,有条不紊,领导感到满意。接着要诸负责建立实验外科,当时西方先进国家非常重视实验外科,不少科研先经动物实验然后实施于临床,例如川医开展心脏直视手术就先以此为基础。由于有了一个良好的实验基地,诸教授先后开展了“肝脏管状结构的研究”,“绞窄性肠梗阻的研究”,“肝内胆道出血的研究”,“坏死性肠炎的研究”等等,并撰写了价值较高的论文七篇,发表于中华外科杂志,其成果先后出席了全国学术会议宣读。

   1966年文革开始,诸受极左思潮迫害,因他来自香港乃诬为特嫌被关押达197天,实验外科亦被封闭,科研工作乃被迫中断。

七十年代主要业绩

(建立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解放初期,四川分为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个省级行政区。胡耀邦同志主持川北党政工作,他深深感到川北地脊民穷,交通不便,缺医少药。胡为了长远打算,计划建立一所医科院校,培养卫生技术干部,改善医疗条件。1953年四川合省,耀邦同志调中央工作。以后又因为其它客观原因,此议便被搁置,直到72年,四川省高教局秉承耀邦同志的意愿,重提此事。这时川北南充地区(原川北省会)已有一所医学专科学校,乃决定以此为基础,扩建成医学院。南充医专虽然建立已有些岁月,但是因为没有附属医院作为实践基地,临床教师不安心工作,教学水平,医疗水平均不易提高,因此,要改制,首先要建立附属医院,高教局领导决定把诸少侠同志由华西医大调川北,协助当地领导把医专筹建成医学院并且任附属医院院长。当时尚在文革期间,国家财经相当困难,诸到任后,团结全院同志,一面征购土地,收集建材,建窑烧砖,入山伐木,修建业务用房及职工宿舍,另一方面抽调80余位临床教师外出进修培养,建立一支较有技术的队伍。同时“完善架构,增收节支”,惨淡经营,历时10载,终于建成初具规模的教学医院,为以后打下发展打下基础,四川高教局及卫生厅均誉诸为“办院能手”。目前该院已被评为三甲医院(四川省重点医院),负责川东、川北两片的业务指导。卫生厅副厅长任长方同志说:“如果当年没有老诸打好的基础,以后发展就不会那么顺利。”

  

八十年代主要业绩

(建立联合医院,改革医院管理)

    1979年香港招商局经国务院批准在深圳蛇口成立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蛇口原是一个偏僻荒芜的海滩,人口稀少,杂草丛生,一切都要从零开始。首先是爆山填海填海,筑路盖房,开拓者们陆续从国内来到蛇口参加创业,招商局董事长为了保证开拓者们的健康,亲自向广东省人民医院求援,决定组织两家合办的联合医院,诸少侠教授被推荐来任院长。1982年底他告别了曾经工作过32年的四川,83年元月7日报到,重新投入了新的开拓工作,白手起家,万事待兴,这时,广东省人民医院派来医疗队,运来一些必须的简单物资,仅仅用了45天时间,联合医院就对外应诊。诸教授在内地曾担任过十多年的医院领导工作,深知医院办不好的弊病是1、机构臃肿效率低;2、队伍庞大,水平不高;3、浪费很大,收支失衡而越办越穷。由于经近特区政策较宽松,限制较少,他就舍弃了内地的办院模式,大力进行改革,采取精设机构,(只设正副院长及秘书、不设行政科室),精选人员(采取考试制度,反对人浮于事)和自负盈亏的政策,并先后与广东、安徽、江苏、四川等省签署合作协议,每年由一个省派遣一个医疗队来参加工作,由于来的都是该省的专家,技术高,医德好,一时联合医院颇受病人的欢迎,在借助外来力量的同时,医院又派出本院职工外出进修,培养新生力量,同时又采取增收节支的措施,力求经济上不亏欠而略有节余。 在中央卫生部的医疗改革试点推广中,诸院长提出了:医疗改革是质量要提高,而收费要不变,或有所下降。这也是他办院为民不为利的宗旨。广东省及深圳,香港的报纸对此都作了报导 。中央卫生部主办的健康报还以题为“特事要特办,方法求全新”发表了评论文章。1984年夏卫生部崔月犁听取诸少侠教授汇报后,深表赞赏 。崔部长甚至说:“全国的医院都这样办,我这个部长就好当了。”他并邀诸到北京,在卫生部,医科院,中日友好医院作《关于城市医院管理改革》的报告,由于反映热烈,以后又在北京市政府礼堂,为全市医院科以上干部讲了一次。崔部长还请他夫人徐书麟女士画了一幅“寒梅”相赠。85年春联合医院被评为先进单位,诸教授被评为优秀党员,5月又被评为深圳市劳动模范。1020日,卫生部召开“沿海开放城市医院管理改革会议”,并在联合医院召开现场会,顾英奇副部长在发言中,赞扬说:“诸少侠同志是敢于打破旧传统的办院模式,勇于改革创新的人。”当时联合医院名噪一时,两年内国内参观的单位达76个,连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院长阿里先生,美国医院管理公司总裁当奴·戴维斯先生也先后来进行访问。

九十年代主要业绩

(创建南山专家诊疗中心)

深圳特区建立不久,医科院院长吴阶平教授曾多次访问深圳,他深深感到这里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经济发展很快,但医疗水平亟待提高,有意组织国内医疗力量来支援特区。1990年南山区新建,百事待兴,卫生工作不能与经济发展同步,医疗技术力量较差,更为突出,乃恳请吴老来参加卫生工作座谈会,吴老提出培养一支技术好,医德高的队伍是根本,但需较厂时间,当务之急可以组织国内一批退休的医学老专家来工作,既可应急需,有可为南山培养人才。南山政府非常赞成这一建议,乃委托吴老组建一个专家诊疗中心,当时吴老已愈古稀,且工作较忙,乃推荐诸教授为常务副理事长,负责这一工作,由于吴老在卫生界的崇高威望,各地不少专家纷纷自愿报名参加,数月内达54人,他们来自9个省市11所医科大学,大多数名列国际名人录或中国名人录,其中包括40年代获美国博士的老专家17人,曾受聘于世界卫生组织或其它著名国际医疗机构者11人。理事会章程明确规定:“南山专家诊疗中心”以谋求社会效益为主,经济上自给自足,不增加政府负担,提倡奉献精神,专家采取轮换制,两年一换,要“聚四海精英于一堂,发挥八方专家之所长”。“中心”成立以来四年间共诊治病人40余万人次,深深受社会各界欢迎,群众反映“南山专家诊疗中心水平高,态度好,收费低。”此外还为兄弟单位会诊,作学术报告,开办英语培训班等。

20027月底,“中心”成立已届10周年,由于10年间南山卫生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中心”的专家们年岁已高,大都年愈70,大家认为支持“南山”的历史任务基本完成,乃决定在成立10周年之际实行结业。并经政府批准,吴老同意。86日吴老亲来参加结业座谈会,吴老认为这种办医模式是我国空前创举,10年来“成绩斐然,无限欣慰”。深圳媒体也以“奉献南山,功成身退”为题,发表文章,表示惜别。吴老高度评价诸教授10年的工作,他曾在给市委书记张高丽同志信中说诸教授为南山专家诊疗中心“不辞辛苦,呕心沥血”。这支教授队伍虽然来自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城市,但诸少侠同志把他们牢牢团结在一起,关系十分融洽,分手时都依依惜别,老教授们说:“诸教授从不居功,能吃苦,关系群众,为人厚道,富有凝聚力,是个难得的行政人才。”南山政府亦赠送“悬壶济世,造福南山”的纪念牌,以示感谢。

吴老九次来专家诊疗中心视察

 

科研成果和论点

诸少侠教授自从医以来,以研究腹部外科为主。先后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其中着重以下领域的观察研究:(1)肝脏管状结构,(2)胆汁流变学,(3)肝内胆道出血,(4)坏死性肠炎,(5)成人肠套叠,(6)闭襻性肠梗阻,(7)急性阑尾炎穿孔,(8)中药治疗外科感染。

关于肝脏管状结构的研究

肝脏是一个实体器官,从肝表面颇难判断肝内血管的分布和行径,因而容易导致术中出血。1898Cantlie氏提出:“从腔静脉左侧壁与胆囊窝中点作一连线,此线与肝中静脉的表面投影相重叠。(后人称此线为Cantlie氏线),据此,可以避免半肝切除时伤及肝中静脉。近百年来,从无人怀疑其正确性,但1963年诸教授开始花了大量时间及精力,在500多层次切片法等进行观察,结果发现500例中仅56.4%符合Cantlie氏论点,仔细分析全部资料,进一步发现,肝中静脉的位置可随年龄变化自右向左移动,一般在成年后相对固定。这种移动主要是胚胎时期靠母体经脉静脉供血,故肝左叶优势发育,出生后靠门静脉供血,肝右叶发育较快,故在这个过程中,肝中静脉由左移向右侧。另外在肝面绘出Cantlie氏线后,在其中点画一水平线与肝右叶边沿相交,名之曰AB线,AB线的中1/3与外1/3交界处,正是肝右静脉经过之处,在此点深面可剖露出肝右静脉分前后两支的交叉处,有助于右叶前后段段切除术的指标。

此外诸教授还发现一例三叶肝及一例左叶缺如的单叶肝脏,此实为非常罕见之标本。

关于胆汁流变学的探讨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上并不罕见,肝内胆道大出血的发病仅次于溃疡病出血及门脉高压症出血面居第三位,过去由于认识不足,常有诊治延误的情况,1963年,诸教授会同华西医大病理科数人共同进行研究,结果证明其病因及病理过程乃是先有胆道感染,革氏阴性杆菌由胆入肠道,渐达肝小叶间汇管区,形成微小肿脓(micro-abscess, 然后脓性溶解,小静脉出血流入小胆管,汇入较大胆管而入肠胃道。它与溃疡病,门脉高压症引起出血的主要区别为伴有中毒症状及心窝偏右剧烈疼痛,其紧急而有效之手术方法为结扎肝固有动脉,应用此法抢救患者常获奇效。

胆汁流变学的研究

正常胆汁有正常的成份及流速,研究这两方面的变化称为胆汁流变学,过去在胆石症手术后,要了解有无残余结石或残余感染,检查比较麻烦,诸教授在指导重庆大学研究生期间,以此为题,对术后病人安置有“T”型管者,采取胆汁测定其粘度,结果证明炎症或结石的存在均影响胆汁胆度,其中炎性物质是使胆汁粘度升高的主要原因,一般在引流术后,96小时渐趋正常,采用安格勒氏粘度计测定,可以把(1.73±0.81x 10²cm²/s视为正常粘度参考值。若术后较长时间胆汁粘度无明显下降或反复波动则应考虑肝内有顽固性残余感染,应作进一步检查。

坏死性肠炎的研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宁格勒曾发生大流行,我国在60年亦出现流行,经研究证明,当人们抵抗力降低而食物粗糙而伤及粘膜都是发病诱因,此时肠内大肠肝菌侵入肠壁以致肠壁区域性坏死,根据细菌毒力与人体抗力不同,临床表现可有所不同,诸教授据此而把它分成三个类型即:1、中毒型;2、梗阻型;3、坏死型,前两型可先采用姑息疗法,无效才施手术,第3型到认为手术越快越好,手术切除时应注意翻开肠粘膜观察,因为此病先由粘膜开始,若表面浆膜看不见病发并不意味该处粘膜是健康粘膜,宁可多切除一些不可盲目乐观姑息。

成人肠套叠

肠套叠一般易发性于小儿,但川北地区西充县邻近各县则发生在成人,分析其原因,当地山高民穷,主食多为红薯等粗纤维食物,容易损伤肠壁,可能是其诱因。由于成人肠套叠引起梗阻情况,束势稍缓,不易引起医生或病人重视,因此术中多发现肠段已坏死,但套叠处有外鞘包裹故即使穿孔坏死亦不易引起腹膜炎,故成年人有慢性腹痛,色块,压痛者应考虑。

闭襻性肠梗阻

闭襻性肠梗阻乃指双端闭锁的肠梗阻而言,多见肠系膜血管多有绞窄使肠段缺血坏死,由于来势凶猛,病人常有中毒性休克,入院时医生多先抢救休克,希望休克逆转方才施行手术,但手术应越快越好,因绞窄时间越长则肠坏死越严重,中毒性休克越难恢复,往往失去抢救时机,诸教授主张边手术,边抢救休克,手术方式越简单越好,如休克严重,术中宜尽快切除坏死肠段行造瘘术,这样可减少毒素吸收使休克得以恢复,对于肠扭转的早期诊断,诸教授也有新的发现,在肠扭转的早期,肠系膜静脉先受压,血流被阻断,此时动脉因壁厚而血流仍可通过,因此产生血管“突、突”声之血管鸣,通过动物试验,屡次证明这种现象,因此诸教授认为“肠系膜”血管鸣是诊断早期肠扭转的重要依据。此外他还用动物作实验,证明肠扭转导致的肠管由充血一→发绀-→坏死,硷性磷酸酶逐步上升,当动物死亡后,硷性磷酸酶立即下降,由此可以根据硷性磷酸酶的测定用以判断肠襻的病变程度。

急性阑尾炎穿孔

由于四十年代以后抗菌素发展较快,故阑尾炎死亡率明显降低,而且即使穿孔也较少发性弥漫性腹膜炎,诸教授观察了214例急性阑尾炎穿孔患者,发现无一例死于单纯性阑尾炎,局限性腹膜炎或脓肿形成,死亡者全系弥漫性腹膜炎,尤其是60岁以上老人或10岁小孩,若发生弥漫性腹膜炎死亡率达50%,希望引起注意,而且他发现阑尾炎穿孔患者体温在37度以下者占24%,白血球在5000以下者占26%,但无1例脉搏不增快,尤其弥漫性腹膜炎脉搏常在110/分钟。

中药治疗外科感染

诸教授与一些生理、药理及外科临床医生采用复方黄连煎剂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200余例,分成四组观察,其中三组采用不同西药广谱抗菌素,并细菌敏感试验观察,结果发现复方黄连煎剂不亚于西药抗菌素甚至比某些抗菌素效果更好。西医历来观点,认为脓肿如不引流,只采用单纯抗菌治疗,效果不理想,但诸教授发现有五例肾周脓肿,病情较重,不宜紧急手术引流,但应用复方黄连煎剂后,脓肿逐步缩小,最后甚至消失。

此外他还应用“洪宝膏”(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病年老体弱,不宜手术的老年患者亦取得良好效果。

互访与交流

    诸少侠教授在担任联合医院院长和主持深圳南山专家诊疗中心期间,由于在组织管理上舍弃传统的做法,进行了一些改革,卫生部老部长钱信忠,部长崔月犁,副部长顾英奇等领导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赞赏,影响很大,所以,各地来参观访问者络绎不绝。据不完全统计均有两百多人次,其中包括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 Mr. Lambo, WHO亚洲负责人中岛健,美国卫生管理公司总裁,Mr. Donald Davis,  IHM亚洲代表,Mr. Paul Riff, 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院长,Mr. Ali, 等。诸教授亦应邀访问了中国医学科学院,中日友好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此外,还访问了香港大学医学院,圣保录医院,葛亮洪医院,威尔斯亲王医院,伊利沙伯医院以及英国伯明翰大学医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等。通过这些访问交流既增广见闻又促进了友谊。

接待美国卫生管理公司代表Riff

访问香港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