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湮没的奉献

——读《成都 我的家——大洋彼岸的中国情怀》影集

金开泰

 

由一批志愿者搜集、编辑,得到加拿大大使馆、大邑县政府等资助、支持,四川出版集团出版的《成都 我的家——大洋彼岸的中国情怀》老照片影集正式发行了,与此同时由省、市新闻办、外办、加拿大使馆等主办的同一主题展览也在北京、成都相继开幕了。这是掏出一段非常值得传颂的百年历史,讲述那些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件加深中外友好合作,令人高兴的事。影集印刷、装祯精美,内容丰富,感人至深。

 

随着工业革命和社会革命之完成及近代大学的普遍建立,西方的现代文化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高度。而当蒸汽机的马达轰鸣于欧洲时,中国却在封建专制的桎梏下,依旧沉浸在“天朝”大国的“万岁”声中;远离“天朝”的四川,交通闭塞,又战乱频繁,经济残破,文化式微,思想界万马齐喑。与此同时中世纪延续下来的基督教也得到了新生。北京条约的签订后,各教会逐步进入了四川,戴着传教士帽子的志愿者蜂涌而入。在“宗教复兴运动”的加拿大,教会在大学兴起“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吸引大学生毕业后志愿到海外传教。

 

 

影集展示了1891年加英美会的启尔德(O.L.Kilborn)、何忠义(G.E.Hartwell)夫妇、斯蒂文森(D.W.Stevnson) 及女差会的Jean Brown和受邀的赫斐秋(V.C.Hart)夫妇8人从加拿大远渡重洋,1892521日到达成都,是第一批到达四川的加拿大志愿者。也展示了以后陆续到达的文焕章(James Endicott)、启希贤(Retts.Gifford.Kilborn)、王雨春(W.E.Smith)、林则(A.W.Lindsay)、丁克生Frank.Dickinson、唐茂森(J.E.Thompson)、杨济灵(A.E.Best)、吉士道(H.J.Wullett)等在成都的活动与生活。几十年中,曾在华西协合大学工作过的200多外籍教职员中,加拿大籍80多人,是各国中最多。特别是启尔德家族三代,文焕章、苏继贤(Walter Small)家族各两代,云从龙(L.E.Willmott)夫妇及饶和美(Homer G.Brown)一门五代等,长期为中国服务。加拿大的志愿者在中国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令中国人感动的美妙故事和值得赞美的历史。

 

影集通过大量的照片记载了加拿大志愿者帮助中国构筑现代文化中的贡献。他们到成都后,以医药和教育开始接近民众,许多的志愿者热心以医药、教育等为中国百姓服务,甚于传教。尽管在两种文化的冲突中,他们的处境有时相当艰难,但开创、发展西医药和现代教育的成就也最大。影集叙述了1892113日在四圣祠北街2号启尔德开设了第一家西医诊所,虽然只是一个诊所,却是中国西部西医药的肇始。1894年在四圣祠北街和东较场相邻处重新建立了中国西部第一所西医院,称为“仁济男医院”。1913年经地方政府补贴1500两黄金将西医院建成了一幢四层楼的医院,与四川省红十字会协议,正式命名为“四川红十字福音医院”,床位达120张。1896年启希贤在重建的医院中开设了女病房,1912年在惜字宫南街扩建为“仁济女医院”,病床52张,是四川最早的女子医院;华西协合大学医学院建立后,两个医院都成了他是的实习医院。1907年秋林则离开加拿大,1908年春天到成都后,在启尔德的帮助下建立了第一个口腔诊所,开创了中国乃至亚洲的现代口腔医学。1902年扩建为牙症医院,在唐茂森、吉士道等合作下1917年在创建了华西协合大学牙学系,1921年发展为牙学院,其后不断壮大,四十多年中为中国培养了167位牙医学博士。

 

 

 

 

   

 

影像也展示了他们在新式教育上的贡献。1905年加女差会在成都兴办了初、高小学、中学各一所,后来发展为华英女中、协合女子师范,不少志愿者在其中任教。1909年建立了加拿大子弟学校(CS),解决了外籍人员子女的就学需要,影响深远。最大的成就是加拿大教会与其他教会联合1910年建立了华西协合大学,初设文理科,加拿大开出了第一张支票。学校十分注重“发展科学研究和工业培训、医学教育,甚至牙科和公共卫生等”。学校以汉语为教学的基本语言;学校的组织方案、专业设置、课程计划、教学管理、教材选用等都采用当时英美较为先进的水平,并着力推行中西融汇。1914年在启尔德主持下建立了大学医学院,招收了第一批学生,到1920年有刘月亭、李义铭、胡承先、颜相和四个毕业生。1924年招收了8名女生,开创了四川男女合校的先河。学校的建筑相继在李克忠(Mr.Raymond Ricker叶溶清E.L.Abrey苏继贤的主管下,遵照荣杜易的设计,形成了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建筑的典范之一。对体育、艺术的陶醉,创造融贯古今中外的教育氛围,给成都带来现代的生活方式。在丁克生、詹尚华(A,E.Johnes)、白明道(P,M.Bayne)和布礼士(A,J.Brace)人的指导下,篮球、足球及田径等运动项目被引进四川,并且很快流行开来,1925年在四川省体育运动会上,华大学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1930年在远东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华大荣获了田径总分第一及网球和排球冠军。……在中外长期的合作中,即使在抗日战争的艰难岁月,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并取得了大发展。

1933年林则和吉士道及牙科师生

 

 

此外,影集还展示了对四川其他贡献。如生物学教授丁克生在改良奶牛、引进果树、蔬菜良种上贡献非凡;彭普乐(T.E.Plewman)探访民族地区,发掘文化遗产;陈普仪(Roy Spooner)第一个将大熊猫潘多拉送到了美国;陆德礼(Albert French Lutley)等通过手中的相机记录了都江堰、岷江流域及老成都的城墙、街道、 桥梁,市井百态、郊县农事等许多真实面貌,留下了许多非常难得的影像资料;都江堰放水节的实况、大熊猫潘多拉与孩子游玩的憨态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1897年赫斐秋第二次来华带来了印刷机,开设了印字馆,以后发展为英华书局。

 

 

加拿大及其他国家的志愿者带来的西方文化,使中国的现代文化既多了一个源头,又未被全盘“西化”,而是在“合璧”中被融化,构筑了正确的方向和广阔的前景,所以他们的功劳是永远不会被历史湮没的。

 

最令人感动的是影像传达了大洋彼岸深切的中国情。随着时代的变迁,当年的志愿者1952年前都陆续离开中国,深厚的情缘被中断了几十年。时间的流失,当年的志愿者又陆续作古。但是那些出生在中国,在这里度过童年的后一代、两代乃至三代中,却继续绵延着父辈、祖辈的中国情。他们自称“CS的孩子”,对中国人民的友情不受距离、意识形态阻隔的影响,许多人热心奔走在中加友好的工作中。每年金秋10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从1936年开始的“华西俱乐部”,76年来都要在多伦多市郊的一家中餐馆延续成“CS孩子”的聚会,回味在中国渡过的美好童年,交流祖、父辈留下的照片,编印简报。许多人还寻找机会“回”家看一看,探寻祖、父辈工作和自己童年生活过的地方。在本书中,而今健在的文忠志、云达乐、云达忠、陆英蕙、David SpoonerEnid SillsMarion WalkerRobert Kilborn、伊莎白都撰文回忆了在成都的成长佳话及深厚的中国情。伊莎伯最为欣慰的是她的孙子作为这个家庭的第五代,现仍在华西医院工作。

 

正是CS孩子们长久的聚会沉积了浓重、深厚的中国情,使Bob Edmonds萌发了举办老照片展览的初衷,并联络了云达乐夫妇开始收集,通过口头交流又凝集了一批热心的中外志愿者。他们组成了一个松散的“加拿大老照片项目小组”,虽然没有法人资格、办公地点、行政资源等,但有非常执着的责任感,经过几年不懈的努力,克服了不为许多人理解、无经费支撑等重重困难,终于使那被湮没的历史情缘得以面对读者和观众。

 

 

当然由于时代的久远,搜集资料及篇幅的限制,一些人物如吴哲夫(E.W.Wullace)、米玉士(E.N.Meuser)等的活动资料较少,但本书也许仍是迄今汇集那时最多的影像资料。捧读影集,令人爱不释手。尘封多年的奉献与辉煌,以及那持续不断的情缘,中加志愿者的执着努力,都一一展现在眼前,感慨、崇敬油然而生。真是:“倒转流光一百年,正期好雨洗河山。越洋枫叶传科技,助我芙蓉改地天。黑白张张留史迹,事功件件耀人寰。掏心大爱真情在,携手歌吟共月圆。”虽然“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中加代代志愿者共同努力,不断发展中加友谊,即使远隔重洋,也能永远“千里共婵娟”。

 

 

所有照片皆转自《成都 我的家》

                                                                    JinKaiTai 201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