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为教育 奉献在华西

父亲杨观国的华西情怀

 

   父亲珍藏了一些已经泛黄的照片,记载着华西协合中学过去的事情。

   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19年华西协中第一二班毕业纪念照。杨少荃校长和毕业生穿着礼服(长袍马褂)的合影,其中就有风华正茂的父亲。记录了他在华西协中勤奋学习的历史。他与华西结下缘分,继后42年,都在这个学校任教。

杨观国(1898-1976)

华西协合中学第一、二班毕业纪念照     1919

  华西协中的校长换了多届,学校改组为华大附中,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接办华大附中改为成都市第十三中学。历史画卷一页页翻开,让我心情激荡,思绪万千。往事如烟萦绕于脑海,老师、同学的音容笑貌浮现在眼前。欣然提笔,想留住这些美好的回忆。

一、学在华西,教在华西

  父亲杨观国(学名荣光)资中县人,1898年生。少年时,在资中教会学校念书,勤奋努力,成绩名列前茅,获奖学金资助。受洗礼加入基督教美以美会。1916年就读成都华西协合中学。1919年毕业后保送升入华西协合大学数理系深造。在校期间获奖学金资助,还勤工俭学在中学兼课。1923年毕业后留校在数理系任物理教员。1925年因祖父母年老体衰需要照顾,父亲只得回资中任盘石中学校长。1930年重返成都在华西协合高级中学和华美女中教书。祖父母逝世后,1935年全家迁来成都,住华西协中华美宿舍。1937年任华美中学舍舍长,在华西协中任专职教师(每周16学时)和华美女中兼课教师,(每周8学时)。

  1945年学校决定将华美中学舍改名为学生第一学舍。1946年任华西协中教务主任、学生第一学舍舍长、华美女中兼课。1950年华西协中与高琦初中合并成为华西大学附中,继续任教务主任、专任教师。1953年人民政府接办学校,改名成都市第十三中学,任专职物理教师,至196567岁高龄才退休。1974年离开十三中青龙巷宿舍,迁至华西坝次子家与儿孙同住。父亲一生为教育事业勤勤恳恳工作,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他心爱的学子们。

二、华西协中的“杨三角”

  学生们称呼老师“杨三角”。我没有考证过是为什么。但时光过了半个世纪后,华西校友会中学支会联谊会,华西协中的老同学又见面了,互致问候。介绍我时总会在说了姓名之后补充一句,他是“杨三角”的儿子。从老同学们的言谈举止和眼神,感到他们对老师深情的怀念。华西协中办学上有特点,重视民主教育,发扬学生自治精神,提倡启发式教学。父亲在华西协中先后担任三角、物理、代数等几门功课教学。讲授中对基本原理、定义、公式的阐明,深入浅出,融会贯通,学生易于理解,印象深刻。课后布置适当作业,让学生通过做习题,加深巩固所学知识。他的小书房内书桌上,常堆着一摞摞学生的作业本。经常夜晚已过三更,他还在昏暗的灯光下,默默地批改作业,时而嘴角上翘,时而又微皱眉头,那一个个勾叉都是认认真真写下。批阅中还收集存在的共同性问题,在课堂点评。父亲治学严谨,对教学一丝不苟,对学生要求严格,耐心辅导。他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和敬业精神,得到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1946年父亲任教务主任,为提高教学水平,数学、国文、英文等课设主任。请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当时国文主任舒君实、数学主任王月波、英文主任周芝德(澳)都是学生爱戴的老师。

  积极与华大生物系、化学系、物理系联系。利用华大的教学实验室、仪器设备,为华西协中学生开出生物、化学、物理等实验课。使学生在学习理论基础上,有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这在当时一般中学教学中,很难做到的。

  1947年华西协中3031班毕业时,他为毕业同学录题词:“为学如登山,日有所进,不难探其绝顶矣。”勉励同学们继续努力学习,攀登科学顶峰。是他对同学们的殷切期待。

  华西协中杨少荃校长、吴先忧校长等,倡导民主自由教育,又有容纳百家的开明态度。学校聘有一批精通教学和敬业的教师。校长的倡导,教师的敬业,共同培育了华西协中优良的传统-民主、自由、勤奋、博爱;培养了一茬一茬的优秀学生,为社会输送了一批一批有用的人才。

三、华美中学舍的舍长

  华西协合中学的开办是为了华西协合大学能招得质量合格的学生。组织管理是按大学“协合”的原则,仿牛津大学体制,实行学舍制(College System)。按参加大学组织教会划分区域,各自构成一个学舍。每个教会负责兴建一幢或数幢教学楼和学生宿舍,并由各自管理。

  华美中学舍是美以美会(后改名卫理公会)在华西后坝修建的,并负责管理。由教会委派舍长和舍监,管理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按学校规章,学生在学校注册后,还要在宿舍注册,才能入住。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宿舍。1937年父亲任华美中学学舍舍长,对改善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环境十分重视。由于入住学生来自不同的年级、地域,生活习惯和爱好等都有差异。父亲首先抓“爱舍如家”的教育,加强学生管理,启迪学生自治,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

1.成立学舍五育协进会

  五育指德、智、体、群、美等五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五育协进会是学生会组织,设主席、宣传、总务、文体等干事。通过民主选举成立。负责组织同学,协助管理好学舍工作。经过充分酝酿订出宿舍作息制度和公约。父亲注重启迪学生自治精神,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觉遵守公约。培养学生爱护集体利益,遵守公共道德。

2.学生自己办伙食

  父亲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学生伙食由学生自己办。伙食团由学生选举团长、会计。管理全面事务和账目。学生轮流监厨、买菜以节省开支。定期开会,征求意见和公布账目。让学生吃得放心。在经济生活中受到民主教育。并有机会接触社会,得到锻炼,增长才干。

3.开展文娱体育活动

  学校开展课外活动很丰富.春秋季举办全校运动会,还举办球类比赛如:篮球、排球、乒乓球等。父亲大力支持学舍组队参赛。优胜者还获奖状、锦旗。通过参加比赛,提高各项运动水平,增强学生体质,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华西协中的体育运动长期居成都中学生运动会的前列。

  每年欢送毕业同学都要举行联欢会和聚餐。会上邀请校长、老师讲话,致欢送词,毕业同学临别赠言,还有文娱节目表演。气氛隆重而热烈。会后摄影留念,校长、全舍学生、教职工和工友都参加,宛如一个大家庭的全家福照,反映当时学舍风气,民主、平等、和睦、博爱。

华美宿舍欢送毕业同学暨期终联欢摄影   1949.5.31

4、学舍环境的美化

  华美中学舍是南北向,四合院式两层楼房,舍内有Y形大路通向南西楼楼梯口,将院内分为三块,规划为花园、内有花坛和花架。南面食堂和楼上寝室外墙,爬满爬山虎。微风吹过,绿叶翻飞,犹如碧波荡漾。食堂前面植有几株夹竹桃,两侧有大栀子花,夏季时节,栀子花开,清香四溢。花坛上有牡丹、芍药、栀子花等。花坛两侧植金桂和银桂,八月桂花香满园。宿舍大门内路上面搭有大花架,金银花藤和七里香爬满架。春季花开,清香随风飘荡,让人神气清爽。路边种万年青树修剪整齐做隔篱笆,园内植有妩媚脱俗的芙蓉花、傲骨霜寒、不与百花争春的腊梅花、报春的迎春花、柿子树、小桃红、无花果树等。 父亲还拨些经费给园艺干事。春秋时节去园圃,买些时令花草,种于园内,如十三太保、菊花。学舍园内绿郁葱葱,四季飘香。正如罗玉君老师为华西协中校歌作词“阴霾渐扫,大地回春,萋萋绿草如茵,此是人间乐园,学校宛如家庭”所描述那样,学子们有家的感受,也爱护这美丽的家园。

5、积极挖潜,共赴国难

  19377月,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了。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淞沪抗战失利,日军侵占了大片国土。沦陷区和近战区的大学纷纷要求内迁四川。

  华西大学为迎接中央大学(医学院)、南京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和山东齐鲁大学(医学院)等来华西坝办学,经校务会决定,竭尽一切努力挖潜扩建,安排内迁师生食宿和学习。措施中有将华西协中在华西前坝的明德中学宿舍全部让给中大教职工住宿。明德中学迁往华西后坝。

  华西协中也积极挖潜支持迎接内迁各大学来华西坝。决定让出华西前坝的明德中学宿舍,将华美中学宿舍未铺地板和天花板的房屋,紧急施工修缮。我父亲决定调出宿舍近半数的房屋,供明德中学宿舍使用。宿舍门前挂华美中学宿舍、明德中学宿舍两块牌子。两舍舍长相互协商,相互支持,保证了学生的住宿和学习。学校也接受内迁大学员工子弟中高中学生来校就读。在抗日战争非常时期、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为教育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6、老师关爱学生

  父亲和住舍教师分工指导学生会的工作。安排轮流值班,查早操和晚自习,深入寝室考勤,了解情况、同时也答疑。老师关爱学生,有件难忘的往事。1947年学生罗某,春节后一天,在运动后一只眼睛突然失明。父亲非常着急,催促他去医院诊治。检查结果是视网膜剥离,需住院手术。当时,学生家境贫苦,无力承担医药费,学校也没有这笔经费。经多方努力,学校发还所交的学费。学校生活指导主任贾云心老师,向基督教青年会申请资助。请得一位外籍大夫免费为他做了手术。因他学业成绩优良,名列前茅,父亲还推荐他申请卫理公会的奖学金,获得资助,顺利完成了中学学业。三十年后他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授,出差来成都,去看望老师,得知已去世。经多方打听,找到我们兄妹。见面时,他还深情地诉说老师对他的关爱,感谢恩师的教诲,自己也立志做了教师。我还陪他去看望了贾云心老师。我们又建立了联系,加深了友谊。

  也常有已毕业的学生来家探望父亲,欢谈叙旧。他对毕业后的学生有困难时,也是尽力帮助。1943年顾某在交大读书,休学后回成都,想找工作,父亲经多方努力,推荐他去高琦初中教书。抗战胜利后复学完成大学学业。1948年刘某从武大休学后,来成都找工作。经父亲介绍他到华西协中工作。工作认真负责进步很快。解放后又投考川大物理系深造,毕业后留校任教。

7、护校迎解放

  1949年,成都市临近解放,社会秩序混乱。学校停课,留校的少数学生集中住宿。华西协中学生第一学舍按华大护校委员会部署,父亲把留校的教职工和家属组织起来“护校”。每晚轮流值班、检查宿舍安全。还备有木棒、石块作自卫,抵御坏人骚扰。熬过了动荡的日日夜夜,迎来了解放。

  解放后,成都市军管会派军代表到华西大学,同时,也派军代表联络员到华大附中。学校和华美中学宿舍完整无损的回到了人民怀抱。 

四、成都市第十三中学的物理教师

  解放后,父亲在党的教育下,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积极参加各项运动,努力改造思想。加入了中国民主同盟。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投入教学改革。

成都市十三中理化组合影  1957.7

  1953年成都市人民政府接办华大附中,改名成都市第十三中学。父亲任专职物理教师,担任高中物理课。在理化组内除完成教学外,还指导年青教师讲授高中物理课。当时中等教育发展快,高中物理教师较缺,急需充实。学校决定重点培养提高原教初中物理课的老师,能担任高中物理课程。父亲负责指导一位邓老师。从编写教案、重点难点如何讲、习题选择等,都耐心辅导。还指定他听示范课,也去听他讲课,课后相互讨论,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年青教师的努力,老教师无私的帮助,取得很好的效果。年青教师能独立担任高中物理课教学。父亲在教学上发挥了传、帮、带的作用,尽到了老教师的责任,使数十年积累的教学经验传承下去。

  195751成都十三中举行了祝贺吴先忧、杨观国、刘秉昆、黄芥舟四位老同志教学28-42周年纪念大会。表彰老师们对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杨立之(原华西协中校长)也到会祝贺。党对教育工作者的关怀,使教师们受到极大的鼓舞。

省成十三中祝贺吴先忧、杨观国、刘秉昆、黄芥舟四位老同志

教学2842周年纪念大会        1957.5.1

  1960年父亲担任毕业班物理讲授。当时中学教学改革要求对学生加强辅导,提出“保高三”。老师们的积极性很高,干劲十足。晚上都去办公室,备课、批改作业、答疑、研讨教学,常常到十点以后。父亲是单身住在青龙巷宿舍。我每周安排一天回家住陪陪他。每次回家他都不在,总要等到十点左右才得见面。记得有一次,我在川医讨论教材至晚上十一时才结束,急匆匆地骑自行车从华西坝赶回青龙巷。到家时看见室内没有灯光,以为父亲早睡觉了。推门门还锁着的,心情一下紧张起来,担心出了意外,马上赶去学校找人。父亲还在办公室与同事们研讨教学。一颗悬着的心才慢慢放下,静静等他回家。当年中学老师“保高三”是多么辛劳。父亲已年过花甲,干劲十足,真是老当益壮。

  谈个小插曲。1964年春季,我带川医药学系毕业班学生去药厂、药检所,医院药房生产实习。既要管学习安排,又要关心生活。与同学们接触更多些,更加熟悉。有一天,一位女同学对我说:“杨老师,有个问题想问你。”。我回答:“你说嘛。”她说:“我高中是在十三中读的,1960年读毕业班时,教物理的是位老教师,也姓杨。他教学认真负责,讲得好又耐心,“保高三”真辛苦。你有些像他,你认识他吗?”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的问题,让我有些激动。我说:“十三中的老杨老师,是我爹爹。我真的有些像吗,在教学工作中我是努力照他教诲去做”。这说明一个道理,教师为学生付出了辛劳,学生是不会忘记他的。

  父亲学在华西协中、华西大学。又在华西协中、华大附中、成都市十三中教学四十多年。他的一生和这个学校密切相关,他把毕生精力奉献给教育事业和他心爱的学子们。见证了华西建校(初期)中西文化沟通交融。见证了抗日战争时期“五大学”联合办学,促进华西坝文化学术繁荣。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人民政府接办私立华大附中,改为重点中学成都市十三中,更好地学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父亲一生为教育,奉献在华西。

  华西建校百周年即将到来。

  祝华西中学越办越好,为祖国培养更多的建设人才。

后记:

  写本文时,得到大哥杨华书(华西协中24班)、四弟杨华章(华西协中46班)、五弟杨华栋(华西协中47班)、三妹杨华瑜(华美女中高27班)、六弟杨华琮(华大协中初41班)等提供部份资料及宝贵意见。家人大力支持协助整理稿件、打印、校对。一并致谢。

华西协中31班、药52届校友杨华元

作者简介:

杨华元教授(1929年1月2日-2019年3月28日)简介:

杨华元教授,四川资中县人。1952年毕业于华西大学理学院药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四川医学院药学系助教、讲师、药物化学教研室副主任、分析化学教研室主任、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副教授,教授,硕士生导师,药物分析教研室主任等职。一直从事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

杨华元教授在药品质量控制方法及中药制剂分析等方面有较精深的研
究。他曾参加生脉注射液质量控制方法及质量标准的研究,为改进制备工艺,稳定产品质量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杨华元教授参与的生脉注射液研究获得1981年四川省重大成果二等奖;参附注射液研究及复方三生针注射液的研究获得四川省1985年科技进步三等奖。他还负责承担了中国药典(1977年版),(1985年版),(1990年版)附录中﹤一般杂质检查法﹥的起草修订,对一般杂质检查法进行了实验研究,制定的检查法已被分别收载于各版药典。其中“药品溶液颜色检查法的研究”获四川省1992年科技进步三等奖。

杨华元教授共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其中获四川省科协、
成都市科协,1986年、1990年优秀论文一等奖、二等奖共3篇,主要研究论文有“生脉注射液质量标准的研究”、“参附注射液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药品溶液颜色检查法的研究”、“人参四逆汤口服液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等。参编的书籍有《药品分析化学讲义》、《药品分析化学实验教程》、《药品检定》、《药用分析化学》、《中药制剂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药品分离分析方法》、《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药品检定方法原理》等。


杨华元教授曾是华西校友会中学支会的骨干,历任理事、副理事长、
名誉理事。

 

   往事如烟 人物掌故 岁月留痕 趣闻轶事 联络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