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顺德教授

    杜顺德,号滇光,英文名Du Swun Deho。1900年9月4日生于四川遂宁一个贫苦农民家中。他从小学到中学每学期都考第一名,年年获奖学金。1919年自成都华西协合中学毕业。1920年考入华西协合大学医学院,6年学完7年课程,于1926年毕业,同时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会医学博士学位。1926年6月到北京协合医院任实习医师一年,接着任神经科住院医师一年,又任寄生虫学部研究员半年。他勤奋学习和工作,从而打下了牢固的医学研究基础.1928年11月杜顺德任华西协合大学医学院讲师及附属医院内科住院总医师。1931年任寄生虫学助教授。1933年7月去上海利斯特研究院任寄生虫学部研究员一年。1934年7月返华西协合大学任寄生虫学副教授。

    杜顺德一贯关心劳动人民疾苦,不仅热情、细致地为劳苦大众诊治疾病,而且经常减免费用。对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寄生虫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1930年Chinese Medical Journal(《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发表的Twoadutflukesinahensegg(一个鸡蛋之二成虫吸虫)一文,报告他在一个鸡蛋壳表面发现有西瓜子大小的血点,经显微镜下观察,证实为吸虫。1930年他还在Chinese Medical Journal(《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发表了Preliminaryreporton afluke found inshrimps in Chengtu and its envirens(成都及其附近虾体之吸虫初步报告),报告他调查425只河虾和溪虾,发现173只(占40.6%)感染肝吸虫,而344只池塘虾中无一只感染肝吸虫,认为吃醉虾是成都地区肝吸虫病感染方式之一。

    1931年他报告伤寒26例、副伤寒甲2例、副伤寒乙4例,其中维达尔(旧译肥达)氏反应阳性者48%,合并肠出血15.6%病死率15.6%。在报告中,他强调预防和护理的重要性。1931年他报告华西人体常见寄生虫病有蛔虫、蛲虫、钩虫及疟疾等。1931年他用碱性龙胆紫染色法检查出血液中梅毒螺旋体。此方法简便、迅速,得到推广。
 

  1934年他从茂县病人脾脏穿刺涂片中,找到利什曼原虫,并给锑剂治愈,从而最早发现四川存在黑热病。1943年他又从汶川县病儿胸骨穿刺涂片中证实黑热病。为此他调查了四川16个县区,证明这些地方均有黑热病小流行,并证实当地人称的痹子病就是黑热病。
 

  1937年他进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院,在儿科研究班攻读硕士学位一年。该研究班共有学员20余人,最后仅6人毕业,杜顺德名列第二。他的论文题目是Onehourtwo dose b1ood glucose tolerance test in normal infants and children(正常儿童的一小时二剂葡萄糖耐量试验),当时美国给小儿作糖耐量试验需多次抽血,而且抽血量大,杜顺德将此法改为两次抽血,并用微量法测血糖,得到导师赞许。
 

  1938年7月至1939年6月,他任美国费城儿童医院住院医师。1939年7月至1940年6月转到加拿大多伦多儿童医院任住院医师。在美、加期间他生活简朴,学习、工作刻苦,受到院方多次表扬和奖励。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他日夜怀念灾难中的祖国,乃于1940年8月返回成都,任华西协合大学内科教授。那时儿科还属于大内科范围,没有单独成科。他研究了国外儿科的发展史,深感儿科已发展成独立的学科,因此,他反复说服大学领导,在华西创建了儿科。从此他一心扑在儿科事业上,一方面抓医疗、抓质量,另一方面抓教育、抓育人。
 

  1943年杜顺德在华西首先报告一例牛痘脑炎。1945年他还向医务界及民间介绍消灭臭虫的简单有效方法。
 

  杜顺德1974年退休,1985年11月26日因肺炎、下消化道出血、全身衰竭,抢救无效,于成都不幸逝世。

 

===============================

致力于降低新生儿破伤风病死率

  长期以来广大农村大多采用旧法接生,新生儿破伤风患病率、病死率很高。经他观察,新生儿破伤风的死因主要是频繁抽搐,造成窒息及肺炎。据此他制定了新的医疗护理方案,而且身体力行。他整天守护在病儿床旁,观察病情发展,细心掌握镇静剂的用量,管理好呼吸。1947~1949年,经他处理的11例新生儿破伤风中,8例痊愈,病死率下降到27.2%,这在当时世界医学文献中也是绝无仅有的。杜顺德将这一成功经验,写成《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一文,在《中华医学杂志》上发表,并写成英文稿寄给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院。他们对论文及研究成果评价甚高,认为有独创性,乃于1950年6月授予杜顺德该院最高学位——医学科学博士。

 

在中国最早发现并命名蚕豆病

  1951年4月~5月间,四川医学院儿科收治了8例病儿,其共同临床特点是突然尿呈酱油色,贫血及脾大。杜顺德联想到1944年他见过的2例和1947年见过的1例。他诊断为急性溶血性贫血,但病因是什么不得而知。于是他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终于在Encyclopaedia Britannica(《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查到地中海地区有一种类似的急性溶血性贫血是由于食用马豆(FAVABEAN)引起的。马豆就是中国的蚕豆。接着杜顺德对8名病儿的家属补问了病史,得知8名病儿病前2~3天都吃过未煮熟的蚕豆,其中一例吃母乳的婴儿曾吃过保姆嚼烂的蚕豆。这样杜顺德在中国最先将吃蚕豆引起的急性溶血性贫血命名为蚕豆病(俗称胡豆病)。他将这8例病案加上过去收治的3例,共11例,详细写成论文发表在1954年的 Chinese Medical Journal(《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上。这一研究成果很快引起了国内医学界的重视,随后四川各地、贵州、广东、广西、福建、湖南及浙江等省,陆续有蚕豆病的报告。截至1980年,华西儿科共报告蚕豆病500例以上。杜顺德总结了蚕豆病的特点:发病多在3月~5月蚕豆成熟之季节,男孩多,婴幼儿多见,大多在吃蚕豆后2天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杜顺德当时认为蚕豆中有一种蚕豆素,能使个别人发生过敏而生病。但发病的内因是什么,他一直在探索中。

   1955年粤东地区发生蚕豆病大流行,患者达1000人以上。广东省很重视这一问题,特邀杜顺德及其在中山医学院的长子杜传书,进行现场调查。杜传书对蚕豆成分进行了研究,并证实患者红细胞内缺乏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因而发生急性溶血。杜传书将研究成果写成《蚕豆病》一书,该书1987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杜顺德对该书进行了评审,并写了前言。他们父子的研究成果在全国推广以后,蚕豆病的防治取得了显着效果,病死率普遍下降到1%以下。


                                             (作者:肖侠明)

 

往事如烟 人物掌故 岁月留痕 趣闻轶事 联络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