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文化地标——华西坝钟楼

杨光曦


   华西坝钟塔,华西人更喜欢称它为“钟楼”,从它1926年建立起来,就无疑是华西坝上文化教育发展史最忠实的见证者。(图1)

初期的华西坝钟楼
 


   华西协合大学自1910年开校以来,一边上课,一边建校,校园的规划设计蓝图出自于英国著名建筑设计师弗列特.荣杜易先生之手。钟楼位于校园里对称中轴线的南端,一个半月形的荷花池与它紧紧相伴,一池清水映着美丽的钟楼倒影,华西人亲切地称之为“月映钟楼”,是华西坝上著名的景点之一,华西学子常常在这里留连忘返,一说到华西坝就要提起它来,正如人们说到原北平燕京大学就必然要提到它的“湖光塔影”一样。在钟楼建成之前,学校的主要大楼,如:事务所、图书馆、生物楼、赫斐院、万德门、加拿大学校等早已建成。1926年由美国人柯里斯先生(Mr.J.Ackerman Coles)捐建的钟楼耸立而起直插云霄,是当时成都最高的建筑物。在中式的塔身上配上西洋的时钟,加上一个哥特式的尖顶,形成一个融合中西文化的建筑物。楼内的机械大钟是美国纽约的梅尼利制钟公司(Meneely Bell Co.)于1924年专门为华西坝钟楼制造的,半人高的大钟上铸有一段铭文:“为了纪念基督,我们的指引者和救世主。光荣属于至高无上的神和世界的和平。”以及铸造公司的名字和年份。它报时发出的宏亮钟声,在十里以外均能听到,给全城人们带来了准确的时刻。在圣诞除夕之夜,成都的基督徒也围绕着钟楼,歌唱平安夜,翘首期盼着新年钟声的报鸣。


   华西坝钟楼与1894年在陕西街修建的存仁医院里的钟楼遥相呼应,成为当时成都的双子座钟楼,颇为壮观。(图2)可惜的是在六、七十年代市政建设的时候,存仁医院连同钟楼一起被拆掉了。后来在皇城东边人民东路修建电信大楼时,在大楼上又修建了一个钟楼,它还成为了成都市中心的一个标志。但在2010年时,该电信大楼又被拆除,其钟楼亦不复存在。而同期在顺城大街上翔街基督教礼拜堂重建的过程中,新修建了一个顶端带着十字架的钟楼。虽然现在市里面一些大楼上也有时钟的设置,但却都不能称为钟楼。但是华西坝钟楼却因本身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在现在的城市钟楼里面,被选定为唯一的成都市文化地标代表。

存仁医院及其钟楼


   1954年对钟楼进行了维修,在外形上作了一些修改,将原来的歇山坡屋脊改为十字形屋脊,在四方屋脊下各增加了一个阳台,哥特式尖顶则改为四角撰尖的四方形塔顶,从而使钟楼变成为现在人们所熟悉的模样。(图3)2013年12月,在四面时钟的指针上增加了红色指示灯,这样在夜间人们也可以在远处清楚地看到时刻。(图4)
在前几年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栏目中,华西坝钟楼作为成都市标志性建筑物,每天都准时出现在CCTV的银屏之中。(图5)

改修后的钟楼

 加上指示灯的钟楼

银屏上的华西坝钟楼


   2001年,成都市人民政府把包括钟楼在内的华西坝老建筑定为市级历史文物给予授牌而加以保护。2003年,四川省人民政府也把华西坝老建筑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华西坝老建筑群也赫然名列其中。这年年底,成都市又把包括“华西坝老建筑”、被拆掉的“原皇城”等多处历史文化旧址、遗址定为成都市的文化地标,并将它们由成都市文化局制作成地标纪念碑,分别在它们各自的原址竖立起来。(图6)

钟楼地标纪念碑


   华西坝的老建筑中首先选择了“坝上华西”、“钟塔”、“事务所”、“图书馆”四个项目作为第一批文化地标制作成地标纪念碑。这些碑采用了华西钟楼为模特,以金属模板制作而成中空式的碑体,碑身高225厘米,厚20厘米,最宽处117厘米。纪念碑通身为咖啡色,碑身上固定一块有老照片及中、英文字说明的枣红色铭牌(图7),整个碑安放在青砖砌成基座上。另外在大学路上的“宁村”和“南台路”也成为文化地标而设有纪念碑。坝上的四块纪念碑最终在2013年12月31日落成。(图8)

钟楼碑上铭文牌

正在安装的图书馆地标纪念碑



杨光曦  20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