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更名引起的思考

金开泰

 

 

 

    经过泸州市两年的打造,2014年四川省行文申请, 再经教育部设置专家委员会考察、评议,今年4月28日教育部正式批准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简称川医大,这引起了原华西大学、四川医学院海内外学子的强烈反对,发起签名致教育部要求停止泸医更名的行政行为。国内泸医和川大华 西双方也发展成激烈的争论,媒体亦有不少评论与报导。最近,我们知道教育部已批准川大华西提出的对此进行行政复议的要求。为 什么一个更名会有如此大的反响?又会对中国高校的发展带来什么影响?

 

   通常情况,一个按国际公认标准建立的大学命名后就应是坐不改姓, 行不改名。牛津、剑桥并不因为以小镇命名而受限,哈佛也不会因私人命名而降格,麻省理工学院也不会因学院而羞愧。 德国海德堡大学,建于1386年,开办居欧洲第三,也在人口不多的市镇,600多年来经过德国政治多次变迁并未更过 名,现今医学、生物医学等在世界上享有盛名。

 

 

   中国高校有自己的发展史,形成了在许多情况下不得不更名的特色。 比如晚清的书院进入现代必然随历史的进步更名为大学;中、大专“戴帽”“升格”也得更名;政治的变迁,不得不随着变迁和新的取向更名……。 这种更名在特有的情况下的确会加速学校的发展。但是即使是这种更名对有的学校也会造成损失。比如1910年建立 的华西协合大学,早在1922年、1934年就获得了美国纽约州立大学颁发学位证书的临时特许和正式许可,1938年获得了美国 医学考试委员会全国协会许可参加该协会的考试。这就为学校的毕业生在美国打开了就业大门。更名后, 虽然医学得到加速和扩大,上述认可却不存在了。直到1979年校领导访问北美,北美仍然只知道成都的老华西及一些老师, 听到川医就是以前的华西大学时,对方十分惊讶一个综合大学,竟然改成了专科学校。 2000年学校去名后,国外对学生的学历、成绩也出现了诸多质疑, 给学生增加了不少困扰和麻烦。一个海外学生说,在德国访问时,德国人总问:你们的校名那是值多少亿的无形资产, 怎么就非要把它改掉不可?那是百年的历史,怎么说不要就不要呢?这位德国人的确不懂中国特色。这或许也是更名时想不到的。

 

   有更名的客观需要,自然又会派生出另一类的更名,那就是走捷径、“借光”,通过玩文字游戏,混淆视听的更名, 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区域发展之名,行误导学生、误导用人单位之实。西安竟然出现了华西大学。 此次出现的四川医科大学,刻意取代远去的校名,或可归入这一类。这样的更名可蒙导一时,吸引考生和用人单位, 但是对于被混淆学校的毕业生在海外便造成了严重的信任危机,捍卫就理所当然。其实这类更名的背后是有官本位、高校行政化, 浮燥、急功近利的土壤。中央管的一定要设法贯以中国,省管的一定要贯以省名,否则似乎就没有相应的地位、级别。 这样让公众不知道这个学校到底在那里,投递信件都有困难,学生进校后或许还会有上当之嫌。

 

   名称,虽然有人说不过是一个符号,却不能諱言, 百年学校一定沉淀了不可更替和侵害的文化内涵及公众影响力。人们心目中的华西、川医那是四川乃至西南最早按国际标准建立的大学,经过100多年 ,形成了中西合作融贯、独具特色的华西坝文化,并不断弘扬关爱、传承、批判、创新的大学精神,在西南地区对文明进步做过许多开创第一的工作。 抗战时以博大的胸怀,为保存中国高校实力,荟萃了众多的中外大师、学子,组成战时中国学科设置最多, 规模最大的大学,在艰难困苦中为国家培养了许多栋梁之才,又是国家对外交流的窗口,罗斯福的特使威尔基、副总统华莱士、 学者李约瑟、国际学联代表等众多的身影都留在这里。高等医学教育则是西南的肇始和圣殿,在百年中尤得世人信赖,“川 医”存续30多年,1978年被国家列入了重点大学,在民众中依然享有盛誉,危重病人找川医, 就是挂在人们嘴上的口碑。80年代后到海外效力的人逐渐增加,也积累了相应的认同与亲和力。大师远去,精神流芳。 百年造就的知识分子群体,被国际学者以郑板桥的“竹石”赞为跨文化传播的典型。一代一代的文化科技传承, 一个个细微末节的潜移默化,在青年学子洁白而躁动的心灵上,绘出了最美丽的图画,--钟楼、池水,荷花、银杏融为一体——华 西特有的诗眼、精神。历史虽远去,几代华西人无论在哪里,莫不魂牵梦绕,又怎么能忘掉,不爱他呢?即使校外人, 也多有崇敬、爱护之情。一个在北美开诊所,为当地上层人士服务,颇有声誉的校友说,一天一外国人上门来,不服气地问: 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他理直气壮的说“华西医科大学”,那人一听立即拥抱过来,尊敬有加。校名虽不在,华西坝上的各学院,一直贯华西,以之传承, 也得到国内外校友认同和些许的归属感。倘若华西不曾改过名,也不会囊括这么多名,又何来此番争论呢?泸州有上千年的历史, 老窖誉满全球,沪医几十年的传承,同样有自己的文化沉淀,也培养了数万学子,难道他们对“生我养我”的沪州,就没感情, 不值得珍惜吗?倘若沪州老窖改为四川老窖,还会有人青睐吗?

   

   名称重要,但那是要经过长期、艰辛的文化积累。 一所高校的知名绝不取决于它的更名,甚至它的规模。重要的是符合时代发展的办学理念、公认的大学精神及自主权, 然后是务实努力的本分。长期艰苦努力,吸引人才,继承传统,充实学科,发挥优势,提高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 形成优良而独特的校风、保持与国内外一流学校的良好关系,“百年树人”,学术至上,才是发展的根本。 管理则重以科学的社会评价体系,衡量和促进其努力。一个草率更名、一个模式、一条条流水线绝不是办好大学的灵丹妙药。

 

   这次的更名所掀起的论争似有越演越烈之势。改与不改, 或许难有赢家。单位的对峙、人们情感的撕裂何时能弥合?但是对历史的虚无,更名的滥用能说“不”, 也算是华西历史的伟大进步。提高西南地区的医学水平,本来就是华西创建者的初衷,有中西融汇的历史传统的华西人, 会乐见兄弟院校的发展。更名让人心痛,却深知始作俑者并非沪医的师生和校友,许多老师还是华西校友, 怎能波及到他们呢?但愿克服官本位,去行政化从更名开始,并从论争中引发出新的认识,能以特有的智慧争取双赢,共同为中国高校的正常发展贡献力量。

 

   60多年来,国家对高校的管理,经过几次重大调整,已形成了以中央、省两级政府办学为主的格局,遗留问题毕竟少数, 大多应趋于稳定。汹涌的更名潮并不正常。老大学要宣讲校史,尊重历史,取得学生的认同,承传和弘扬优良传统和特色, 守护好自己的精神家园;新建大学应按国际通行标准命名,戴帽发展又演大学趋同,不再可取。正常更名应逐渐减少, 非正常更名应该杜绝。国家或许应立“大学组织法”之类的相关法律,推进依法治校。确有需要正常更名的应严格按教育部规定的程序。 大学之名既然为师生、校友所共享,更名要走好群众路线,得到学校三分之二以上教师的认同,也要取得校友的广泛支持。 审定专家必须名符其实,懂教育规律、大学历史、相关法律,公正严明,有预知社会反响的能力,甚至应向社会公布。考察、 审定过程公开透明,不走过场,更不应让腐败渗入。公示要到位。切忌因一个草率的更名而撕裂社会的和谐。现在我们欣然看到教育部 对泸医更名一事批准的行政复议正在进行,也许公开听证在即,对其结果公众会拭目以待。

   2015-8-18 于成都华西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