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朋友推荐文摘周报转载的一篇《国际先驱导报》上廖雷写的《拜登访华为何来成都》,点了一些报端未见的渊源,特将823日本人发表在博客上的这篇文章转发出来,对廖文所说的“渊源”又做一点补充,同时说明拜登并不是历史上第二位访蓉的副总统。除了26年前老布什访蓉外,1944年 第33任副总统华莱士还访过成都华西坝,拜登属第三位。除朋友提供的照片外,补加了三个注。是耶,非耶,仅供研究。希望掌握当时报刊资料,存有照片者也能补充。

                                                  金开泰

 

 

从拜登在华西演讲所想到的

 

 

美国副总统拜登20日访问成都,并在川大华西校区演讲,美 国成都领事馆列出了四条理由,是为了建立“人民之间的纽带、商贸合作、次国家级对话、教育交流和人道主义援助合作”,对未来也有着深远的影响,让人有理由高兴。

 

论地位四川大学的首脑机关和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合作的美国文化中心都在富丽焕新的望江校区;论宏大、辉煌政绩的代表则是在江安校区,可拜登为何一定要选择狭窄、拥挤,透露古老气息的华西临床医学教学楼演讲呢?虽然我们无从了解决定的始末、意图,但也不能只满足于听信外交辞令及金话筒们的解读。

 

 

 

华西校区是源于百多年前美国、加拿大、英国的基督教会创办,并经中国政府认可的华西协合大学,许多美国人在这里度过了漫长的岁月,为中国的教育、科技做出了十分重要的努力与奉献。如Joseph Beech(毕启)1905年参与筹建大学,1913年任校长,1931年改任校务长,1946年才回国,为大学工作了40多年,大学的主要建筑大多是他在国内外,尤其是美国争取捐赠而成就的;大学的方向、内容及求实服务的学风也是他倡导的。多才多艺的科技先驱D. S. Dye(戴谦和)也是参加大学筹建的第一批教师,在大学工作了40多年,1948年才退休回国,大学环境的设计,理科的发展他出力尤多;考古学家D. C. Graham(葛维汉),1911年到中国,1948年才退休回国,有效地推动了大学考古、博物的发展。医学院的一任院长H. L. Canright(甘来德)、二任院长 W. R. Morse(莫尔思)参与创建了医学院,后者在华西工作近30年,贡献颇多;四任院长S. H. Liljestrand(李哲士)、六任院长E. R. Cuningham(胡祖遗)也都是美国人。可以说现在规模宏大的华西临床医学院,是由他们在十分艰难的条件下开创的,西医科学技术在成都的发展,他们功不可没。……他们所有的事迹都记在华大的发展史上,受到后人的敬重。所以这里是中美民间友谊的历史见证。

 

在这片土地上也不乏美国政要的关注,发表演讲。194112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次日美国对日宣战,9日中国亦正式对日宣战。接着20多个国家对日宣战,战争成了名符其实的世界大战。而在中国战场,1942年,日本对已占据的中国大片土地进行疯狂“扫荡”,中国驻缅远征军遭到重大挫折,补给线受到重创,抗日战争处于最艰苦的时期,10月初,罗斯福总统派了他的特别代表、美国援华会名誉会长温德尔.威尔基(注1)访问成都,也在华西这块土地上对5000多师生发表演讲。他讲道:此次世界大战,国盟国必然取得胜利,但必然要付出牺牲才能取得,巨大的鼓舞了四川乃至全中国的人民。历史的发展也正如威尔基所言,同盟国付出了极大的牺牲,终于取得了二战的彻底胜利。19446月美国副总统亨利·阿加德·华莱士(注2访问成都时,从“华西坝朋友的天空”版主在南加州大学查到的照片显示,校长张凌高陪同省长张群在华西坝接待了他(上图);张凌高及中大、金女大校长等还与宋子文一起陪他到中央大学医学院参观(下图)。华西坝五大学部分学生向他恳切陈述了对当时国事的意见,信通过华大的外籍老师递交,全文还发表在延安的《解放日报》上。19444月美国务院驻华文化代表葛利石还来成都邀大学教授举行座谈会。

 

历史还表明,华西虽然地处内陆,但先贤者从建校开始就十分注意保持与国际大学的交流、沟通与接轨。筹建时芝加哥大学的E. D. Burton(波尔顿),T. C. Chamberlain(张伯伦)教授曾来实地考察,提出了大学的简要蓝图。建校后就开始探讨取得国外著名大学的合作的可能性,1922年争取了美国纽约州立大学颁发了一个临时性的特许状,华大在把考试成绩送到纽约复核后,同意向华大毕业生授予学位。1934年得到了正式特许状,明确赋予了向毕业生授予文学学士(B.A)理学学士(B.S),药学学士(B.S.Pharmacy)和医、牙博士(M.D)(D.D.S)等的证书,直到大学移交给中国政府。这种友好合作对我国西部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1978年以来学校又与美国一些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一定的合作关系。

 

这些历史渊源如果说拜登本人不一定清楚,还可以理解,但如果说美国使馆、成都领事馆也不清楚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所以这种选择必定意味深长,至少是承传中美民间百年友谊的最新象征。当然他们肯定也清楚中国高校的变迁与现状,没有必要冲淡同习近平建立直接交情和解释美国财政紧缩、安抚大量持有美国国债的担忧这两大主题。但是无论如何,中美在文化教育科技领域合作的历史是悠久、深厚的,前景也是广阔的,可是令人遗憾的是230名学生听众中竟然没有或未允许人提问、敦促副总统促进美国加强与大学生有直接关系的这些领域的合作。

 

(拜登演讲的彩色照片选自网络,无法显示他演讲的地点,只有凤凰卫视记者胡玲所做报导时,其背景显示出华西临床医学楼的牌子。)

 

 

1:威尔基(Wendell.Lewis.Willkie)1892218日-1944108日)1940年总统候选人,他在竞选美国总统时,就反对日本侵华,对中国友好,积极主张援助中国抗日,主张应予中国以经济上之援助。败于罗斯福后,罗斯福仍十分欣赏他的才干。 1942年,他多次发表演说,指责日本以野蛮手段肆意侵略较弱之国家,认为日本为吾人之敌,而中国为吾人之友。他高度评价中国抗战,认为过去五年来,美国人民甚少能认识中国抗战对于吾人全部文明之重要意义者1942910月代表罗出访埃及、中东、苏联、中国等,行程万里。蒋介石特意发表文告说:威尔基是自1879年美国前总统格兰特访问中国以来的第一位最高级人士。回国后将此次出访见闻写成《天下一家》一书,很快发行了100万册。

 

2亨利·阿加德·华莱士(Henry Agard Wallace1888107日-1965118日), 1941年当选第33任美国副总统至1945120日。珍珠港事变前,主张对日采取强硬政策。美国参战后兼任供应优先分配委员会主席、经济作战局局长等职。1945年任商业部长,1948年曾以进步党代表竞选总统未成。19446月作为总统特使访华。在重庆,曾传达罗斯福的意见:罗斯福总统认为,共产党人和国民党的党员终究都是中国人,他们基本上是朋友,朋友之间总有商量的余地 迫使蒋介石同意美国派观察小组访问延安。624日,与蒋介石发表联合声明:中美互助对日作战,中苏必须互相谅解,复兴中国经济,发展中美商务。此行,为重庆留下了罗斯福总统写于1944517日的《致重庆市民的纪念状》:我以美利坚合众国的名义致书重庆市,以表达我对英勇的重庆市民的敬意。还在世界人民了解恐怖袭击之前,贵市人民在多次残暴的空袭面前,表现出的坚毅镇定、英勇不屈的精神。这光荣的证明:决心争取自由的人民,其意志决非暴力恐怖所能摧毁。你们对自由事业的忠诚将永远鼓励子孙后代。

 

注3:美国第33任副总统华莱士(Mr.Wallice)访问成都相片摘选自美国南加州大学网页及维基百科。 威尔基和华莱士其余相关相片和资料选自百度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