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哪里?華西的抗戰模範醫生

 


 

  他是誰?

他在哪里?

       四川成都華西壩上,有個中外出名的百年教會大學-----華西協合大學。壩上的金開泰老師出版了一本書【蛇杖華西壩】。此書收集了華西壩上的中外名人傳奇故事。而書中有一個人物的謎團始終沒解開!他是誰?他在哪里? 沒有人知道他的蹤跡,金老師一直沒有放棄對他的找尋。2015 ,一個非常偶然的機會,曹國正同學打聽到他的下落。金老師又經過一番曲折,終於查到他的歷史檔案。他就是當年被譽為模範醫生的羅盛昭。

 

 

       羅盛昭(英文名Peter),男, 1906328日生於涪陵縣大順場瓦窯坪。父親羅振宣, 基督徒,行醫傳教。羅盛昭於1928年考入華西協合大學,1930年入醫科。歷經9年的學習生活,於19376月畢業,獲紐約州立大學博士學位。同期畢業的同學僅13人。 這是當時華西大學醫科學會歡送畢業同學的照片。前排左二是羅盛昭
 

华大医科全体学生欢送启真道教授返国暨恭贺毕业同学摄影纪念。(1935年5月)三排左一为罗盛昭。(邓长春提供)

 

三十年代成都华西坝丁克生教授在荷花池旁教学黑白电影片段,右为罗盛昭。

 

 

       田世虹发现30年代抗战成都黑白电影视频,转发给邓长春和我……,

       邓长春以极其细微的观察能力,发现视频中的罗盛昭和杜顺福前辈,
以及他们的生物老师丁克生。


       衷心感谢各位朋友!

羅盛昭在華西協合大學莫爾思博士的解剖課上(中)

羅盛昭華西協合大學畢業證

       羅盛昭在華大學習期間就有強烈的愛國熱情。1933年日本侵略內 蒙時,學校反日高潮中,被推為學生會代表到城裏開會,參加決定向鄧錫侯請願出兵抗日。並在當時組織的抗日宣傳隊中,被推為宣傳隊長。

  畢業照

  畢業後,羅到四聖祠仁濟醫院工作。抗日戰爭爆發,他意識到,成都雖屬於大後方,但普及防空救護工作迫在眉睫,否則日機空襲定會危及市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他與同學杜順福開辦防空救護訓練班, 聯絡華西協合大學醫科七八位高年級同學,利用業餘時間授課。訓練班兩個月一期,每期招收國中畢業生100人,每天晚上68點上課。他們使用上海出版的“防空救護常識”和自己編寫的講義。 結業學員全部移交給成都市防空指揮部,編為防空救護大隊,一旦有空襲即可參與搶救工作。

 

 

 

  之後,為了更好地參與抗戰救護工作,為前線將士提供醫療救急,他辭去優裕的醫院工作,受聘為重慶國際聯青社醫生, 同時在中國紅十字會重慶分會組織救護隊。 1937年底,中國紅十字會成立臨時救護委員會。根據戰亊需求, 決定建立靈活機動的醫療救護隊,上前線實施救護。 1938年春,中國紅十字會救護總隊在湖北武漢成立, 北平協和醫學院生理教授林可勝出任總隊長。6月初武漢會戰開始, 羅盛昭被推舉為紅十字會重慶分會醫務主任,並擔任紅十字醫院院長。他設立100張病床的收容醫院, 訓練了數百人的急救人員,建立了兩個戰地醫療隊。 入夏後,川軍第30集團軍出川開赴前線。該集團軍醫療設備簡陋, 醫務人員匱乏。紅十字會計畫籌建10個隊,上前線救護川軍。 羅盛昭負責組建工作,要在短時間裏組建10200人的醫療與救 護隊有難度,主要是缺少醫生。羅盛昭去宜昌、漢口等地招聘從北方逃出來的醫生參加救護隊, 邀清同校剛畢業的醫科學生吳崇福參加。經過羅盛昭四處奔波, 招聘到20位醫生,組建5支救護隊,羅盛昭任總隊長。

 

  19387月,羅帶領醫療隊趕到長沙紅十字總會受訓, 他們在大暑天不怕吃苦,接受了10天的短訓就上前線了。8月底, 羅帶領20多人前往江西箬東,在距前沿陣地僅35公里的地方救治傷病員。9月中旬,日軍距救護隊僅20公里, 他們才撤至江蘇修水。羅等三位醫生每天診治幾百位傷患,十多位護士每天為幾百位傷患換藥。還有很多傷患患瘧疾, 前後用去五萬多粒奎寧丸。奎寧不夠用時,則以中藥代替(羅給張淩高校長的信裏,彙報的情況)。 羅後再被任命為11中隊長。 1110日,他奉命帶隊開赴長沙。途中遭遇日機轟炸, 羅右腳骨傷,臉部擦傷,腦震盪,昏迷了一個多小時。吳崇福醫生昏迷數小時,另一位護士亦昏迷,還有一位肩胛骨折。 劉萬春女士傷勢嚴重,搶救無效不幸死亡,為國捐軀!羅傷後表示“傷癒後,將重振旗鼓,再上前線。蓋既以身許國,于抗戰未完成前, 前方戰場,即為歸宿地也。”羅的腿傷經治療後仍留下終身殘疾。12日在桃源又遇日機轟炸掃射,幸未受傷。1939年春再返湘。3月被任命為第五中隊長, 帶五個分隊在湘北、贛北一帶救護傷患。 為軍隊開辦了兩期各師軍醫培訓班,任教官, 在軍中獲得很好的群眾基礎,得到大家的崇敬與信任。 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救護總隊抗戰實錄中尚有: 羅盛昭出巡武甯修水前線工作報告。1942年任軍醫處長後, 曾率隊到桂林參加東南幹部訓練團,有戰創救急、傷兵運輸、軍隊傳染病防治等,隨班上課,幫助學員。

 


        
其著有陸軍衛生勤務及軍醫手冊二書,受到各方贊許。五年中輾轉贛北、鄂南、湘東,參加麒麟峰萬家嶺戰役及第一、二、 三次長沙會戰救護運輸傷病員……。帶領救護隊馳騁數萬里, 所率部救助傷病軍民12萬餘人次。 19431217日被國民政府授予光華甲種一等獎章一枚合發陸海空軍獎章執照。

獲得光華甲種一等獎章

   羅盛昭在前線亦經常寫信向學校校長、醫院院長、訓育主任彙報,從中反映了他的工作情況和愛校尊師的情懷,他的愛國精神、 抗戰決心在信中亦有充分反映見附件二、三、四、七、八)。 如他在其中一封信中寫道: 昭受命渝分會組隊出發於七月二三日抵嶽州,在漢亦僅聘得一人。七月三十日全隊開長沙,在長總會受訓。於八月二十七日開江西箬東,距火線僅七十 在箬溪軍政部收容所兵站醫院工作。每日為千余名傷官兵治療,敵機 雖在低空偵察轟炸掃射,而工作人員仍努力不停。昭並親赴橫港,白水,德安一帶最前線視察工作,至九一八日敵人僅距四十 乃率全隊退修水。在修水大王廟川軍病官兵收容所,負治療完全責任,所內官兵千四百餘名,百分之八十以上為瘧疾,前用去五萬余粒奎柯丸,其他病症亦漸次治療。其第二隊已由渝來歸,乃派赴武陖,三都,並修水後方醫院手術治療等事。時總會見昭努力有加,乃派為第十一中隊長,除四川三隊外,並撥總會第十一醫療隊,二十一醫療隊,六十三救護隊,第四汽車隊,歸昭管轄。 地區為湖南,平江,至江西武陖一線,昭以負重責之故,在平武線上往來調遣分派工作,十分緊張,受之白晝敵機空襲, 往來自在夜間。八月中秋前後,日機夜間亦數次……十日午昭搭五十九隊四川醫療隊卡車在離修水四十公里處之渣津,遇日機侵襲車翻地,昭右足骨傷,回部隊療傷,腦受振盪,昏迷一小時之久。……紅十字總會,現共有七十餘隊, 醫師百數十名,大多來自協醫學院,華西大學醫科僅昭與崇福二人。華西醫科占全國重要位置, 而參加抗戰工作者,除我二人外,三十集團軍有李光祖醫生,二十七集團軍有楊正萱醫師,何有信醫生在國聯防疫總隊作隊長……此次返渝,希望能來蓉一行,延聘同學二三人同來,則是所切盼者, 希校長、院長、主任力為鼓吹。 他在另一封動員母校學生參加抗日救亡的信函中寫道: 母校的弟姊兄妹們:朋友,看啊,敵人的飛機已經飛到我們的面前來了,炸彈的聲音已經振顫了我們的耳膜,我們美麗的北平,富華的上海,雄偉的南京,革命策源地的廣州,甚至我們腹心的漢口,都先後被敵人侵入了,我們是中華民族的兒女,我們是黃帝的子孫,我們應該盡我們保衛國土的責任,爭取民族的生存, 起來和我們的敵人作殊死的抗戰,我們要站在鬥爭的最前線,把強盜都趕盡!我們是學醫的,我們應該將我們所學的,在國家最需要你的時候,最需要你的地方,把你的力量貢獻給國家。 朋友,現在是時候了,所以我們都決心致力戰地工作,以戰場作我們的歸宿地,抗戰一天不完就一天不停工作,除非我們的呼吸停止了,要是不如此,便覺得是未盡中華民族兒女的天職,誰不在中華民族艱苦奮鬥的時候盡他的責任,在將來獨立、自由、光明的新中國裏,他便夠不上作一個中華國民,誰不在祖國呻吟抗戰的時候努力,在將來新中國裏,他不配呼吸中國的空氣!朋友,努力吧!母校的醫學院, 聲譽滿西南,然而在抗戰中,究在抗戰中有若何之助力?朋友,我們休要盡為自己打算,而欺哄自己,欺哄國家,欺哄社會。看啊, 印度來的醫生不是在前方工作嗎?英國、美國、加拿大許多醫生不是來到中國作抗戰的助力嗎?在將來抗戰勝利的時候國家論功行賞的場所上,母校竟能獲得若干獎禮?這一點我們希望母校的兒女們快起來爭取呵!所以我們要奮起,為了自己的責任,為了母校的光榮,為了國家的需要而努力, 而有效的工作起來。

 

  對羅盛昭的業績,當時即有充分肯定。 1939127日巜大陸晚報》發表社論表彰羅的事蹟。在文章結尾時寫道:願向本市醫學界推重羅盛昭氏,願向四川醫學界推重羅盛昭氏,願向全國推重羅盛昭氏(注:見附件五)。《大公報》 、《新華日報》分別以《模範醫生羅盛昭——“四川人真了不得”》 、《歡迎模範醫生羅盛昭》為題進行宣傳報導。 抗戰勝利後,羅厭倦內戰,遂請長假離軍。 回家鄉後任重慶紅十字會醫院院長,中央醫院保健科副主任,兼陪都分院院長。


 

  抗戰勝利後與父母及胞妹羅淑德一家團聚。懷抱孩子是羅淑徳的兒子金貴和。


 

   19491月被四川省政府委派任四川省立傳染病院院長。1950年更名為川西傳染病醫院。1953年任成都市防疫站副科長、科長。之後受到不公正待遇,1957——19665月任成都市金牛區防疫站站長。在防疫站任職期間,主持業務工作,勤懇負責,熟悉內科和傳染病的管理與治療及防疫中的有關業務,在職工中口碑好。平時謙虛慎言,從不談抗戰時期的事蹟,以至於職工們認為他的腿殘疾是兒時患小兒麻痹症的後遺症。1971年文革中去世,享年65歲。


 

羅盛昭與妹妹羅淑德合影

  羅誠--羅盛昭的父親撫養的孤兒,羅父去世後由羅盛昭繼續撫養成人,參加朝鮮戰爭。 羅盛昭自己沒有孩子,(羅46年回家時妻子已去世,沒有續弦)。他撫養過三個孩子,除羅誠外,還撫養王丁文成人。接濟老部下楊仲湘,並撫養楊仲湘的兒子楊啟瑜成人。

羅誠

 

讓我們記住這位模範醫生——我的舅舅羅盛昭。

 

金貴主於2018年9月

 

 

附件一【華西協合大學校刊登載之消息】

 

  羅盛昭同學,自民廿六年在本校醫科畢業後,充任本市仁濟醫院醫師。 曩昔在校肄業,努力於攻讀,以求達到人生服務為目的之夙願,至其品性之純良,作事之耐勞,誠一現代完美之青年也。 上年痛倭寇侵我無巳 前方將士罹難民眾傷亡犧牲悲慘至極,乃實踐‘有力者出力’之言,毅然辭去醫院職務,上前線擔任救護工作。 到渝後受任紅十字會救護職務,分批到各地徵求醫務人員,組織醫療救護等隊,輸送戰地工作,輾轉於前線,馳驅數萬裡,救治十二萬餘人,近不幸在前線負傷, 回後方休養,雖於病中猶時時眷念前線殺敵健兒,並言傷癒後賡即重上前線,非驅逐倭寇出我領土,誓不稍息仔肩,其犧牲服務精神可謂偉矣!茲將羅氏致本校教職員同學來函,工作報告,並轉載大陸晚報社論一文於後,即可見其烈蹟之一般,亦藉以為君人之楷模雲。

 

 

附件二【羅盛昭給華西協合大學張淩高的信】

 

校長先生:

  去冬返蓉,得聆教誨,至今猶嚮往不置也!拜別後昭出發前綫工作,經貴陽轉湘西沅陵。得本總隊長之命,率隊改赴贛北修水三都巫溪一帶服務,七月中返長沙,湘北緊張時,昭始, 於九月二十六日亱逃出,經湘潭搭本會車赴邵陽,旋於廿九日轉衡陽醴陵接受贛北退回各隊調整補充,又於十一月六日由醴陵返修水山口継續工作。現前方沉寂,各隊治療病兵工作,江西地方瘧疾甚厲,奎林不敷應用,多以中藥代替不久前方將有大接觸,彼時又將忙於救護工作矣!現昭中隊有醫師廿餘人護士百餘人,均青年有為,深具苦幹精神此外本隊部有西籍醫師三人,隨昭服務,馳驅數千里, 常給昭以精神上之鼓勵近昭在修水武寧一綫每日手術約有七八人,內病百人以上,有時與傷兵換藥,工作頗稱順手!來示請交江西六十六軍郵局轉紅十字會即得,專此.

敬頌,鈞安!

 學生羅盛昭謹上 十一月廿七日

 

附件三【華西協合大學校刊轉載羅盛昭於十二月五日來函】

致教職員函

校長 啟院長: 唐主任:鈞鑒:

  七月稍會上一緘,並蒙唐主任複示於江西修水收得。茲特將五月中經過祥為呈報,昭受命渝分會組隊出發於七月二三日抵嶽州,即赴漢皋延聘醫師。川人僅吳崇福君同行,在漢亦僅聘得一人。七月三十日全隊開長沙,在長沙會受訓於八月二七日開江西箬東距火線僅七十裏,在箬溪軍政部收容所兵站醫院工作。 每日為千余名傷官兵治療。敵機雖在低空偵察轟炸射掃而工作人員仍努力不停昭並親赴橫港、白水、?安一帶最前線視察工作,至九一八日敵人僅距四十裏。乃率全隊退修水,在修水大王廟川軍病官兵收容所,負治療完全責任。所內病兵千四百餘名,百分之八十以上為瘧疾,前用去五萬余粒奎柯丸,其他病症亦漸次治癒。 時第二隊已由渝來歸,乃派赴武寧,三都,並修水後方醫院作手術治療等事,時總會見昭努力有加,乃派為第十一中隊長。除四川三隊外,並撥總會第十一醫療隊,二十一醫療隊,六十三救護隊,第四汽車隊,歸昭管轄地區為湖南,平江,至江西武寧一線,昭以負重責之故,在平武線上往來調遣分派工作,十分緊張,兼之白晝敵機密襲,往來? 在夜間八月中秋前後,日機亱間亦數次藉月亮空襲,本線大為警惟。昭以責任所在,故常在最前線為各隊壓驚,時至十月五日以粵漢路戰爭,過於緊張,且兵有自崇陽,通城,下平江之勢。乃專車返長與總隊長商洽,本中隊各隊于必要時退常德,桃源一線上,方返修水至十一月九日亱半,突奉命令立即開拔到長沙因第九戰區奉命退出故也,昭乃於十日晨一時派車三輛赴由平江之長壽馳地,赴千裏外之三都接收前頭部隊,在修水之隊? 十日天明時開長壽聽命,十日午昭搭五十九隊四川醫療隊卡車在離修水四十裏處之渣津,遇日機進襲車翻地昭右足骨傷,面部擦傷,腦受振盪,昏迷一小時之久,其他仁濟?淩二女護士,一以振盪而昏迷幾死,一以肩胛骨折,其餘吳崇福醫生,亦昏迷數小時幸無恙。車翻時日機在前方渣滓街大肆轟炸半小時後始去,逾至午後六時消息乃達長壽,由汽車隊派車來接,殊六十隊六十二隊在長壽等候之車, 于午後二時遭日機襲炸,兩隊人員,七人受傷,劉萬春女士傷在腹部。 炸彈片由小腹穿進,當即運長沙開刀,腸穿便出,傷勢甚危遂於十一日亱半逝世,其餘傷勢較輕,現已漸愈,本中隊各隊於十一日午後四時開常德,十二日晨六時抵常,在常開桃源縣,在桃源線又遇日機轟炸掃射。 機低僅十餘丈,昭以各隊疏散,不知情形,本人又傷,初未能活動,乃臥車站附近陽溝中,穢氣薰鼻,污水濕體亦不敢顧及,結果炸十餘彈,車站旁數十屋皆被炸焚,昭與各隊員毫未受傷,此又不幸中之大幸也, 現在十一中隊派常德桃源最先頭地帶,第六十三隊在常德,桃源,六十隊派沅陵麻溪鋪為川軍病兵治療,五十九,六十二隊暫住桃源鄭家驛,第十一,二十一兩隊住滬溪,中隊部住鄭家驛,現已決定將來退卻,本中隊退乾城,永溪,秀山,黔江入川,日軍自長沙燒後,在岳陽提調大兵,將來大戰展開,在常德,桃源一帶,定是血戰一場,則本隊工作當又緊張無疑矣。昭於十二月十日左右返川,報告數月來工作,一面加聘四川醫師二三人來隊,如有機會,昭當來蓉一行,則更能詳細報告,紅十字總會,現在共有七十餘隊。醫師百數十名, 大多來自協合醫學院,華西大學醫科僅昭與崇福二人。華西醫科佔全國重要位置,而參加抗戰工作者,除我二人外, 三十集團軍有李光祖醫生二十七集團軍有楊正萱醫師,何有信醫生在國聯防疫隊作隊長,昭本人認為華西醫生太不取進步態度如昭平庸在外,尚能佔重要位置,則其他高材生當更能高出,惜多在四川佔據都市安適生活,享受優越物質生活,殊非得計。昭自參加紅會以來,苦苦經營,現能位置易明志醫生,在渝替昭留守,吳崇福醫師在五十九隊,充九十元月薪醫師今充中隊長則心意滿足,蓋紅會其他中隊長皆系國內有名醫師。留學者大佔多數,昭並列其中,尤顯優良。總隊長常加贊許,如此次返川蒙總會派車送渝,即可知一般。

  此次返渝,希望能來蓉一行,延聘同學二三人同來,則是所切盼著,希校長,院長,主任力為鼓吹,俾不致失望,為禱!

  學校近況想仍如昔,如蒙賜緘,不勝盼望之至,來信交湖南祁陽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救護委員會,救護總隊轉第二大隊第十一中隊即得,雲天萬里,時深孺思。臨筆依依不盡欲言,卽頌鈞安。

學生羅盛昭上言    十二月五日

 

附件四【致同學函母校的弟姊兄妹們】

致同學函母校的弟姊兄妹們:

        我這次因公到成都,匆匆的住了七天,便又因了前方的緘電的催促而又匆匆的離開成都,回到重慶之後,準備到贛中區的行程,在省城七天中,每天都因了公事的繁多而未能和你們有一次詳細的報告,這是我最抱歉的一件事,承各方好友殷勤慰問招待,深深感謝!

        朋友:看阿! 敵人的飛機已經飛到我們面前來了,炸彈的聲音已經振顫了我們的耳膜。 我們美麗的北平,富華的上海,雄偉的南京,革命策源地的廣州,甚至我們腹心的漢口,都先後被敵人入侵了,我們是中華民族的兒女:我們是黃帝的子孫,我們應該盡我們保衛 國土的責任,爭取民族的生存,起來和我們的敵人作殊死的抗戰,我們要站在鬥爭的最前線,把強盜都趕盡! 我們是學醫的,我們應該將我們所學的,在國家最需要你的時候,最需要你的地方,把你的力量貢獻給國家。

         朋友:現在是時候了,所以我們都決心致力戰地工作,以戰場作我們的歸宿地,抗戰一天不完即一天不停工作,除非我們的呼吸停止了。 要是不如此,便覺得是未盡中華民族兒女的天職,誰不在中華民族艱苦奮鬥的時候盡他的責任,在將來獨立,自由,光明的新中國裏,他便夠不上作一個中華國民。 誰不在祖國呻吟抗戰的時候努力,在將來新中國裏,他不配呼吸中國的空氣!

        朋友:努力吧! 母校的醫學院,聲譽滿西南,然而在抗戰中,究在抗戰上有若何之助力? 除了少數人參加軍醫工作外,究有若干人參加了救護工作? 若干人參加敵戰區軍醫工作? 即以後方而論,又有若干人參加壯丁的體格檢查和衛生指導? 若干人作了壯丁和出征將士的預防注射? 若干人作了後方防疫工作? 若干人作了難民和戰區兒童的衛生工作? 這些都是醫生在戰時前方後方的急切工作,若推卻不作,反飾尋另有重要工作,那是太對不起國家了。

        朋友:我們休要盡為自己打算,而欺哄自己,欺哄國家,欺哄社會! 看啊,印度來的醫生不是在前線工作嗎? 英國,美國,加拿大許多醫生不是來到中國作抗戰的助力嗎? 在將來抗戰勝利時候國家論功行賞的埸所上,母校究能獲得若干獎禮? 這一點我希望母校的兒女們快起來爭取啊! 所以我們要興起,為了自己的責任,為了母校的光榮,為了國家的需要而努力,而有效的工作起來。

  朋友:別了,希望在戰地相見。

  敬祝健康!

同學弟羅盛昭謹上二月廿四日

 

附件五【華西協合大學校刊轉載一月二十七日大陸晚報社論

 

       此次吾人對倭之戰爭,實關我民族之生存,為有史以來,空前之壯舉。 中國人能否延續數千年祖宗偉大之遺業,能否維護千萬年子孫永久之生存,要視吾人能否完成此次抗戰以為斷。 故凡生於斯世之中國人,無論男女,無論老幼,對抗戰工程,皆須盡其最大之努力,始足以完成此神聖之義務。

   十八月以來,全國上下均以紓除國難,莫切於動員全民,故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二語,無異為抗戰時期吾人行動之具體方針,若人人均能體 認二語之意義,均能實踐此二語之指示,則爭取勝利完成抗戰,指日可待,若人人忽略此二語之實踐性,則抗戰前途必較多困難。 吾人今為文讚美模範醫生羅盛昭氏,蓋以其為實踐‘有錢出錢’,與‘有力出力’之忠勇國民。 羅氏固為一極平凡之國民無赫赫之政治權力,更無資產名位以號召,不足引起國內一般政論家之注視,故其出發前,國內各報紙無一文以資鼓勵,其歸來後除刊 一短聞外,亦無一文以為慰問。 吾人以澆薄之世,此種人不可多得,故不憚辭,特為文表彰之。

  羅盛昭醫生為成都四聖祠醫院之名醫,系華西協合大學醫學博士,其尊人為重慶內地會牧師,羅氏自幼迄今皆培育於基督教訓中,故一聞日閥暴力侵我疆土屠我 同胞乃憤然投筆從戎,捨其安適優裕之職務,別其天倫快樂之家庭遄赴前線,救護傷亡,據其昨在青年會報告,經其所領導之救護隊所治之受傷軍民約十二萬人以上 ,其隊員亦皆忠勇報國之男女青年,其中如女隊員劉萬春之殉職,羅氏及六隊員之受傷,均為抗戰以來救護史上值得吾人深切記憶之事今羅氏揚言傷癒後,將重振其 鼓,再上前線,蓋既以身許國,於抗戰未完成以前,前方戰場,即為歸宿地也,其言之壯烈如此,其行之果敢如此,其誌之堅決如此,吾人對羅氏 實不勝欽佩。 世有未見基督救世之榮光者乎——吾將介紹忠勇愛國之羅盛昭氏為其友可也。

  雖然,重慶市為戰時首都,人才薈萃醫師雲集,吾人每讀報章雜誌,廣告欄中百分之六十以上為醫師廣告。 能為抗戰中服務之醫藥人材固夥矣,然能如羅盛昭者有幾人,能超越羅盛昭者又有幾人。 故吾人今日稱羅盛昭為模範醫生,實乃公平之讚詞,非誇張之頌語也。

  茲值國難危急之秋,吾人不同情醫學界諸公於醫學名人大辭典中尋求立身作業之模範人物,應贊此地此時生存奮鬥中,求一典型,今後何人為當今醫學界之典型,固 不敢必,惟溯今而昔吾人願向本市醫學界推重羅盛昭氏。 願向四川醫學界推重羅盛昭氏,願向全國醫學界推重羅盛昭氏。

  吾人並祝愛國之羅盛昭醫生及其受傷之救護隊員早復健康,早上前線,加倍努力,奮勇邁進,使吾人今日此文,在抗倭救護史籍’上為一‘知人之論’耳。

附件六:【華西協合大學校刊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 3期轉載羅盛昭之工作報告】

各隊工作統計數目報告表:

江西若曦  一二两共200   外3645   内症2518

江西張公渡    二隊    外傷358   内症475

江西修水   病兵收容所一二四   内症25850

两月中新病案   外52800

江西三都  三   兵7900

江西修水後方醫院    59    手364次     三换药3000

江西加罗坡最前線救護     1343。  吳醫生率四隊員

湘西鄭家驛   路伤兵    952

麻溪收容所    外12866    内症14540

平漢線連運重傷      1580

总共      128191

罗盛昭    報告 二月二日于重庆

 

附件:【華西協合大學校刊復刊第一卷第十三、十四期合刊 

1944年4月30日出版第六页轉載羅盛昭之來函

罗盛昭君

  当德大捷,本(七十二)奉命回赣北,人又奉命去會東南干訓團為軍醫职,已三周矣,约六周 即返原防地,说起江西,辗五年,老表表嫂叫得怪親熱的,相信是前

  同學中,李光祖君在第三十集團軍總司令部任醫務主任,通信 江西修水署字一0七号信箱。杨正萱君,任二十七集團軍總司令部醫務主任,通信 湖南平江第二十七集團軍總部。

附件華西協合大學校刊] 民国37年2、3月联合出版。

罗盛昭校友由重庆来函

       昭于去年七月份离蓉来渝在磁器口陪都纪念医院工作。……兹将重庆校友分佈概略奉陈,昭为医科同学, 对于其他科校友尚不十分详悉,故挂一漏万在所不免。渝分会校友共约二百人,校友分布最多之机关为中央医院,(地在渝西高滩岩由谢锡瑹校友负责)。及中央医院沙磁分院并中央医院所属陪都纪念医院(由盛昭负责), 此一机构中,以医牙药科同学为最多,共约四十余人。其次为学校如求精中学精益中学文德女中叔徳女中共有同学约三十余人。其次为宽仁医院市民医院仁济医院各有数人,合计亦在二十人左右。其余则散居市中银行商业新闻各界。 又医牙科校友自行开业行医者亦约十余人,药科自行开业者有罗柏林同学之英伦药房,李耀先同学之华都药房及药学系数同学合组之药友药厂。此校友之分佈情形,至各校友之社会地位亦甚高……一般而言, 皆获社会人士之好评,对母校亦甚赞扬。……组织校友联络通讯甚为需要,因离校已久之校友对母校不免隔膜,而校友之于校友除本地之外,其他地方分佈如何工作如何,概不得而知,如能有此组织亦各地同学所願意知道的并愿意办理者, 因当见若干同学皆欲知母校之近况,在校校友之情形,各科各学院之进展境地,及校外校友之分佈工作生活等等,皆无从知悉,以致初毕业同学一旦来到某地,某地同学不但面不相识,即姓名亦不知, 亦从未在校刊上或通讯中见过,故昭以为此联络通讯诚为急需者,今后工作如何推进,如何联络,如何通讯,希以办法示知,昭当努力以赴之。(罗校友现任沙磁医院院长)

 

  注:上述所有附件的原始文稿辨認刊載,有賴於鄧長春提供之《華西協合大學校刊》,在此表示感謝!本篇採用了金開泰老師及網路上各相關資料,在此致謝!

  作者簡歷:金貴主,女,1950年7月出生。老三屆知青。2007年7月退休。退休前系四川省腫瘤醫院手術室護士長。曾於1985年11月——1986年11月在華西協合大學附一院手術室進修。

 

返回上頁

 

往事如煙 人物掌故 歲月留痕 趣聞軼事 聯絡我們 返回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