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采依旧的第八教学楼

 

——华西坝上的记忆随笔之三

 

         文质递嬗无穷,树人任重道远。


    华西临床医学院主体大楼——第八教学楼,座落在四川大学华西校区西区,是始建于1928年的华西协合大学医科、牙科楼和建于1938年连接东翼医科楼、西翼牙科楼的中央部楼的结合体。这座中西合璧、古典式建筑是当时西南地区医学教育圣地的主要建筑之一。虽经近80度风雨沧桑,第八教学楼今天仍风采依旧。

 

    目望着这风采依旧的医学教学大楼,让我们不禁逮不住自己的情思而联想到华西坝上中西合璧、古典式建筑群体的总设计师、英国建筑家弗烈特、荣杜易(Frod. Rowntree)先生来,一缕缅怀之情随之悄然爬上心头。

 

    也许,就在我们追怀往事的冥想中,可听到第八教学楼楼前那枝繁叶茂又高大的梧桐与郁葱俊挺且壮直的银杏,在微风中讲诉着有深厚中西方医学文化积淀的第八教学楼的历史故事。

 

    华西临床医学院的前身是华西协合大学医科,创设于1914年。1929年,华西协合大学医、牙科(1917年设置)联合成为医学院,设内、外及妇产科学等14个系,学制为7年。医科曾接收过美国及东南亚、香港地区的学生。当时,对此有高度评价:华大医科对华西各地的医学事业起了奠基作用,也是华大影响最大的一个专业。1939年国民政府教育部称:该校办理,尚具基础,医、牙科成绩特著。

 据校史,加拿大启尔德医师(Dr.  kilborn,O.L)及其夫人启希贤医师(Dr.  kilborn,R.G)和美国甘来德医师(Dr. Canright, H.L)、莫尔思医师(Dr.  Morse,A.K)都是华西协合大学医科的主要创始人。引水思源。我们应为他们在成都创办医院及创设华大医科而做出的贡献,表示崇高的敬意——在心中为他们竖立起一座人文精神的纪念碑。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南京的中央大学医学院(中大),济南的齐鲁大学(齐大),北平的燕京大学、协和医学院和苏州的东吴大学生物系等六、七所名牌大学相继到华大落脚栖身。联合办学办院促进了华大的大发展和四川高等教事业的繁荣。

 

 1937-1945年近十年间,华大逢到了促使自身发展的历史盛期。这是华大嬗变与发展故事中最为生动的部分之一。大师云集,名医荟萃是当时华大的真实写照。且不说梁漱溟、吴宓、陈寅恪等一批大师级学者,单医学院就汇聚了一批精英:内科学家戚寿南,外科学家董秉奇,神经学家黄克维、程玉麟,眼科学家陈耀真,胚胎学家童第周,病理学家侯宝璋,细菌学家林飞卿,解剖学家张查礼……他们中不乏泰斗级人物。

 

1946年,华大医院竣工,并与医牙科楼连为一体。至此,这座东壤大学校区、西望武侯古祠,南接葱茂田园、北邻秀水锦江,中西合璧、古典式建筑群体——医药城堡便玉立于华西坝之上。翻开《华西坝·华西协合大学影录》就可觅着摄于20世纪40年代、尽收医药城堡全景的历史照片。华西之名日盛。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接办华西协合大学。华西协合大学医学院更名为华西大学医学院。1953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华西大学医学院又更名为四川医学院医疗系。此后,四川医学院医疗系除办本科外,还为适应当时国内建设和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开办了各种形式的进修班、专科班。1954年恢复研究生的招收。经过全国高等院校“调整、巩固、充实、提高”,1956年,四川医学院医疗系已设立了内、外、妇产、眼、精神等学科专业的16个教研组。

    教以明道,史可鉴道。回顾过去的医学教育实践,有两个10年的历史经验教训,不得不让我们进行反思并引此为鉴。

 

    1956年至1966年的10年,可用“曲折中有前进”来概括其医学教育实践。在此期间所谓“又红又专”的教化下,实则轻“专”、继而批“专”。在尊崇孔夫子牌位和有着“学而优则仕”的文明古国,这无疑是一种反讽。这不仅损害了教师,出损伤了学生,教育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长此以往,医学教育园地怎么会桃李芬芳呢?

 

    1966年到1976年的10年,医学教育环境更是腥风血雨,教学生态遭到了灾难性的破坏。八教学楼大门石梯中部最具中西文化特色又珠联合璧的石雕“太极八卦图”和“带翼的双圣蛇神杖图”也被消毁。1972年至1976年,虽招收、培养了一批工农兵学员,但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教师还与臭老九为伍,并无真正的地位,其状况是可想而知的。诚如有识者坦言:一个不能从灾难中吸取并总结教训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重灾区教育园地也无不如同此言。

 

    1976年后,确切地说应当是1978年后,全国教育园地才在“以教育为中心”的春风吹拂下惊蛰,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复苏。

    梧桐萌发的绿叶可传讯,银杏枝头的果实应为凭。

 

    1978年,四川医学院被列入全国重点医学高等院校。华西校园荷池旁的钟楼为此也仿佛抬起了高昂的头,那笃实、深悠的钟鸣就是它心声的传讯。听到这震撼心魂的钟鸣,我们是否会联想到“巴黎圣母院”的钟声呢?

    同年,国家批准四川医学院医学系建立内科、外科学、传染病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皮肤病学、病理学、放射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核学和医学遗传学14个学科专业为硕士生培训点。

 

    春风又绿江南岸,桃李芬芳会有时。1979年,国门初开。改革开放的主旋律拨动着志在振兴华西、为华西医学教育勤苦耕耘的华西人的心弦,同时也迎来了外国学者友人的身影。赴外:考察、学习、引进;外来:讲学、交流、合作。双向的往返,是加强了解认识的需要,是心灵思想沟通的桥梁。东西方文化又一次碰撞、迁回、融合。于是,华西医学教育宛似驶向蔚蓝色大海的远洋轮船,从此扬帆启航,朝向着蔚蓝色的现代文明靠近。

 

    1981年,四川医学院医学系每年招收本科生200名,学制为6年。1982年,学位制正式恢复。1984年,四川医学院医学系又获准建立传染病学、外科学、眼科学和病理学4个学科专业为博士研究生培训点。华西医学教育在惊蛰中复苏后,焕发出诱人的生机活力。

 

    1985年,国家为进一步发挥华西对外交往的优势,加强国际、校际的交流与合作,经卫生部批准,四川医学院恢复大学称谓,定名为“华西医科大学”。四川医学院医学系更名为华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为华西医科大学亲笔题写了校名。华西医学教育的如卧春风、如沐春雨,一派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华西医学教育必将把握好时节,让华西医学教育更上一层楼。诚如为华西医学教育和临床医疗执著耕耘了大半辈子、曾担任过四川医学院副院长、医疗系主任的传染内科资深专家曹钟梁老教授颇有感触又深情地说:“我在华西学习、工作、生活了几十年,我深深地爱着华西。我对华西的建设与发展有一种出自内心的牵挂与期盼。天时地利人和,努力营造一个政通人和的树人育人的好环境,华西的医学教育园地怎么不会桃李争芳呢?”曹老笃实无华如华西钟声般的话语,也代表了华西人的心声。

东方有圣西方圣,大道一凿通。于是,华西医学教育顺应着开放改革的强劲春潮,在发展中变化,在变化中发展。

 

 20059月,毁于“文革”时期的“八卦太极图”和“带翼的双圣蛇神杖图”二石雕重建工程启动,2006年二石雕重建工程竣工。为此,有碑文《石雕记》:

 建于二十世纪初的华西协合大学医学院楼,其大门正中有二层石梯:上层石梯中部雕刻有中国传统文化及祖国医学哲学思想的标志性图案——八卦太极图;下层石梯中部雕刻有西方医学文化的标志性图案——带翼的双圣蛇神杖图,其上方希腊文“Gnosesthe ten aletheial”的英译为“You shall know the truth”。二石雕是华西中西合璧文化的经典代表。曾记否,多少华西学子、中外医学名家、学者在石雕前留影,摄下人生美好记忆。

 

 公元一九六六年,二石雕与教学生态环境遭到灾难性破坏。石雕无语,人却有识。公元二○○五年,医学院着手恢复石雕。二○○六年,石雕再现于医学院楼大门二层石梯之上。

 前车之鉴,后人之师。如当年蔡锷将军寄语华西:“立国之本,日富与教。富以厚生,教以明道。文明古国,中华是推。文明大邦,英美是师。宏维西贤,合炉治之……,顾言华西,山高水长。”愿石雕载着东西方的文化与文明永驻华西。

    在收笔于2006年之际,华西临床医学院这片生生不息的医学教育园地已桃李芬芳、硕果枝头:在读医学生逾4000人,其中本科生2000人,七年制700人,八年制100人,硕士研究生1100人,博士研究生750人,港、澳、台学生及外国留学生200余人。此外,每年还接收来自全国各地的进修医师1000余人。迄今,华西临床医学院已开设临床医学、医院管理二个专业和护理学、医学检验、医学技术、妇幼保健4个系;国家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已有临床医学和中西医结合两个;设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和生物医学3个博士后流动站;有博士点29个,博士生导师95人,硕士点覆盖全院各个学科及亚专业,硕士生导师247人。

 

 

    在从华西协合大学医科到华西临床医学院93年的建设与发展历程中,第八教学楼与其相濡以沐数十载风雨春秋,如今仍以更加开阔的胸怀和眼界,面向世界与未来,载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和责任,在传播医学文化、培养医学人才和建设医学文明征程上,一如继往如华西钟声般的笃实、坚定又从容,执著前行。

 

                                                                                                       50年代华西人  唐力

                                                                                                                         200610